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章三 2

2

        吳鴻甲,你是不會懂得的,我也從不巴望你懂得。你的世界和我的比起來,直如孔雀園與雞窩之別。想想,有哪一個二甲進士能如你一般,題名及第一年之內,便入得翰林,散館(註14)之後即授你翰林院編修,官拜正七品,身上穿起鸂鶒補服,穿梭兩宮做起你的給事中(註15)來了?不到三年,你又晉了二品,成了個從五品御史,這回你可真發達了,換上一身白鷴補服,你成了個后黨,身邊繞了個侯公公。別以為你在太后跟前幹過的一些鴞心鸝舌的骯髒事兒沒人知道,三年前,你這點心思點差點讓京師大學堂成了個夢幻泡影,讓我大清學子世世代代難以與洋鬼子相抗;你竟然將學堂學生因體操課不慎致傷一事,強與課堂章程雜亂拉上關係;還有,明明學堂學生有二百一十八名,你竟然編造成一百三十名,說人家孫家鼐誇大浮報、濫用公帑,你擺明著吃定老佛爺不會起駕巡察。你比咱庫丁又好得了多少?咱是偷,你是騙,而你不花一絲氣力,只消動動兩瓣嘴唇皮,晃晃筆桿,就可羅織出一串罪名。

        還好,人家孫家鼐對你絲毫不感畏懼,回奏得頭頭是道,舉證說理,真金不怕火煉,讓老佛爺難得的明察秋毫,沒有聽任由你,只各打五十大板。之後,除了漢人教習、提調的月薪減了五兩之外,孫家鼐依舊好端端的做了一整年的管學大臣。

        你不該好好反省一下嗎?你這明目張膽的后黨人士,想把大清王朝帶到哪裡去?連老佛爺都背朝著你,你還上奏侈言廢除庫丁?再說了,你真以為你懷抱真知灼見?說穿了你不過是見風轉舵。若不是前年日軍進城一把火燒滅戶部與銀庫,加上聯軍貪圖銀錢,各地運至京師的京餉沒地方存,只得堆到「地安門外兵將局戶部公所」,一時之間自然只得由戶部直接掌理,彼時彼刻,朝廷說什麼也得趕緊重建銀庫,否則銀兩怎麼算給人家?會有你這牆頭草兩邊搖的機會?

        再者,去年就有人上奏,議定「俟聖駕回鑾,事局大定,再行交還三庫衙門管理」,顯見朝內大臣皆有共識,絕非你一人之洞見;四個月前,戶部更提出「暫緩交還銀庫並撿派司員經理」之奏摺,以無處堆銀為由,要求聖上正視銀庫積弊,你若確有先見之明,處處以大清前途著想,以你幾年來行走串游於兩宮的身份與官職,早在八國打進來之前就上了奏,會等到庚子年後?至於,你看的風向到底是老佛爺還是洋鬼子,你自己心裡清楚明白。

        如今,你軟柿子嚥下了,就等著報功,等著留名青史,安你一個「良臣」之謂,稱你係大清朝的有腳陽春、攀轅臥轍之流。

        說難聽的,二十年前的戶部庫丁盜銀一案,就是你們這些高官厚爵抓軟放硬、抓大放小的起頭,銀庫郎中你們敢抓嗎?不怕拉出一串一品王將?自然倒楣了我們庫丁。說到底,郎中需要開屁眼夾銀子嗎?歷史給了你們太多靈感,祈世長就是你的隔代師父,只差沒奉上束脩六禮,三跪九叩拜師而已。

        再說,如今什麼時代了,輪船、鐵路一樣不缺,洋鬼子還準備開啥銀行呢,誰還從外省走個十天半月來京師解餉呢?況且就算好不容易運抵京城,文批投到戶部司務廳,司務廳知照大使廳,並將文批發交各清吏司,等到文批到了銀庫,得以確定驗收日期了,已經過了月餘。有哪個解餉委員願意自掏腰包負擔這在京城中枯等三十來天的食宿費?透過錢莊、票號直接匯到京城得了。

        我要說的就是這個——匯兌。你問過內務府、戶部了嗎?有哪間衙門裡的官兒會站出來反對各省透過錢莊票號解餉的?沒有錢莊票號,衙門上哪兒週轉去?反過來,京餉成色不足時,要不要回過頭去拉拉衙門官爺的袖子?這點,你那位五十年前的前輩,江南道監察御史駱秉彰,老早就已經發現了!所以,不要在五十年後的今時今日,還在你那缺油乏肉的奏書中,老掉牙還拿咱庫書庫丁來祭旗,這樣太不厚道!別說郎中了,你既連司庫、書吏的官號兒都不敢提了,我還能看不出你的性格?還能說你不是根牆頭草、鄉愿?

        要為你找個藉口,也不外就是:「你得為自己的人頭著想。」這回既是洋鬼子貪得無厭、日本鬼子燒了戶部銀庫,這些個契機讓你與戶部有個可趁之機,彼此攙著扶搖直上,讓雨露少點人均沾,趁著老佛爺回鑾,準備付錢賠款的當兒,讓兩宮背書,否則,宮外一干人衆已經排好隊等著砍你人頭,你最好轎子坐穩點。

        我清楚,指責你這「公正不阿、清廉為政」的行為,對春姀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就算罵得你滿身狗血,吐得你滿臉唾沫,對於讓春姀平安回家一事,壓根兒不會有任何幫助。但,我絕不會讓春姀因為你這奏摺而回不了家,若不幸如此,第一個取你首級的,不是別人,就是我。

註14     翰林制度乃科舉的延伸,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中優秀者則成為庶吉士,簡稱「庶常」,進入翰林院庶常館由資深翰林教導三年,稱為「入館」。三年後考試,稱為「散館」,選出入翰林的人選,不入者仍為進士

註15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清朝沿襲明制。康熙五年(1666年)改都給事中為掌印給事中。雍正元年(1723年),六科改隸屬於都察院。每科設二掌印給事中、二給事中,皆為滿漢各一人,品秩提高為正五品,轄下有筆帖式等輔佐官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廢六科之名,統稱給事中。1910年代,清亡後,該官職廢除。給事中可直接面聖彈劾百官,是謂封駁。與各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同任漕、鹽等差,台省合一。在重大國事與刑案會議則會同六部、九卿、監察御史、詹事召開「六部九卿詹科道會議」議決,如同治年間何桂清案之辯論。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