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沒有於任何社群平台發布徵才訊息,請慎防詐騙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陳澤坤【天陽學院】:黃金交叉&死亡交叉如何運用?

股票的技術分析方法中,很多投資人會透過黃金交叉、死亡交叉這兩條交叉線,來判斷看漲或看跌的趨勢轉換訊號。

這篇文章陳澤坤先生將以均線(MA)、MACD指標、KD指標說明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陳澤坤先生之前憑藉著《K線理論》屢次精準規避股市大幅回調,透過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與交易策略,實現年內綜合收益98%,並與2020年將收益率提升至210%,是一位很有態度的金牌投資人。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天陽學院】幫助更多人覺醒自我意識,避開成為韭菜的命運,真正學會使用技術分析,得到成長。

黃金交叉-死亡交叉

技術分析常會將圖表上的趨勢線命名,讓投資人更容易瞭解曲線所代表的股票或市場表現,黃金交叉跟死亡交叉都代表既有的趨勢相對過去發生改變,而這兩種交叉,在各種技術指標裡面都代表   「短期趨勢相對長期趨勢發生的劇烈變化」。

一般大家會用短週期的平均(價格平均、指標平均)來代表短期趨勢,用長週期的平均(價格平均、指標平均)來代表長期趨勢。

以均線為例,兩者是透過短期移動平均線(例如   5MA)、長期移動平均線(例如   60MA)的交叉來確認走勢。

陳澤坤先生表示,這兩種交叉訊號,都可以作為確認長期趨勢反轉,無論是股市、期貨、外匯還是加密貨幣,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評估價格走勢。

黃金交叉是什麼?

黃金交叉是指短期移動平均線在長期移動平均線上方交叉,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看漲信號,

因為短期均線低於長期均線時,意味著短期價格走勢與長期價格走勢相比是看跌的,

如果短期均價高於長期均價,代表市場趨勢的方向可能發生轉變,這就是為什麼黃金交叉被認為是看漲的原因。

死亡交叉是什麼?

死交叉是指短期移動平均線在長期移動平均線下方交叉,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看跌信號,因為短期均線低於長期均線時,意味著短期價格走勢與長期價格走勢相比是看跌的,代表市場場前景看跌。

為什麼需要指標交叉來判斷?

陳澤坤先生認為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要避開雜訊。

原因是價格在變動的過程是上上下下劇烈擺動的,這時你很難定義某個具體的時機是趨勢變化。

但如果把價格取平均值,那麼變化就會變得相對平滑,雜訊也減少,趨勢會更加明顯。

雖然缺點是平滑(取平均)後必然資訊比較落後,但有助於判斷出長期的趨勢變化。

這時使用指標短期平均與長期平均的交會點,也就是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就可以作為一個趨勢變化的時機點判斷。

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並非只有用在價格(均線MA)上

上面提到短均線與長均線的數字來判斷黃金交叉和與死亡交叉,

但實際上並不是只有價格平均的均線可以用,只要任意短期平均指標與長期平均指標,發生交叉時也都同樣會做這個稱呼。

例如在KD指標、MACD指標、RSI指標上,也同樣都有「快線」(沒平滑,或者取較短平均的線,比較敏感)與「慢線」(平滑過,取較長平均的線,比較遲鈍),

當指標上的兩條線發生交叉,也同樣稱做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以下分別用各種指標,包含均線(MA)、KD指標、MACD指標,來說明它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例子。

黃金交叉vs死亡交叉:以MA指標為例

移動平均線又稱為均線(英文:Moving   Average   ,   MA),代表過去一段時間裡的平均成交價格,最主要目的是用來判斷趨勢,通常是預期市場現在跟未來可能的走勢。

兩個長短不同的移動平均線(MA)在圖表中交叉,可以看出黃金交叉、死亡交叉。

移動平均線的黃金交叉:短均線向上突破長均線

一般來說,當移動平均線20MA向上突破60MA的時候,被稱為是黃金交叉,

表示短期內快速上漲,短期漲幅高於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均價,因此可能會評估多單進場或是空單出場。

移動平均線的死亡交叉:短均線向下突破長均線

當移動平均線20MA跌破60MA的時候,被視為死亡交叉,表示短期內的下跌幅度已經大於長時間的成本,可能會評估空單進場或是多單出場。

黃金交叉vs死亡交叉:以MACD指標為例

MACD指標(Moving   Average   Convergnece   &   Divergence)稱為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指標,利用兩條不同速度的快線、慢線交錯來判斷股價乖離程度變化幅度。

當我們實際從線圖看MACD指標的時候,會發現指標上有快線、慢線、柱狀圖   這三個區塊。

快線   =   12日EMA   -   26日EMA

慢線   =   快線取9日EMA

柱狀圖   (直方圖)   =   快線-慢線,EMA快慢線相減後,得出來的差額就是在MACD圖形看到的柱狀圖。

MACD指標的黃金交叉:

當柱狀圖由負翻正,快線往上突破慢線,被視為黃金交叉(預測市場會上漲),

表示後續可能會有一波漲幅,投資人通常視為買入信號。

MACD指標的死亡交叉:

當快線向下跌破慢線,也就是柱狀圖由正轉負,被視死亡交叉(預期市場可能會下跌),

表示如果短期趨勢延續的話,後續可能會有一波跌幅,投資人通常視為賣出信號。

黃金交叉vs死亡交叉:以KD指標為例

KD指標又叫做隨機指標(Stochastic   Oscillator),這邊的「隨機」指的是股價在一段時間內,高低區間的波動範圍,用來呈現過去一段時間股價強弱趨勢。

許多人會運用這些數字,來作為尋找價格轉折點的交易訊號依據。

K值與D值雖然會往同個方向發展,但兩者之間會互相交叉,交叉時就能看出買入或賣出的訊號,這也被稱為黃金交叉、死亡交叉。

使用黃金交叉&死亡交叉   要注意什麼?

有些人認為,黃金交叉、死亡交叉都是落後指標,而不是領先指標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它取平均了),

也就是說它們是在價格變動發生後才顯示市場趨勢的,

因此批評這些技術指標的人認為,它們並不能很有效地表明將發生什麼,而是已經發生了什麼。

實際上陳澤坤先生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因為當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發生時,市場必然早就已經反轉或趨勢改變一段時間,而非即將反轉,這點在均線、KD指標上都很明確,在MACD上則是沒那麼顯著,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他們的計算公式就知道原因了。

另外,黃金交叉、死亡交叉所顯示的動能最終可能是暫時的,在這種情況下,當交易者有機會利用這些資訊時,市場可能就會改變方向了。

判斷錯誤、來回洗刷、反轉再反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狀況,並不是說交叉了就一定會怎樣。

陳澤坤先生提示:一個題外話,說某個技術分析超準的,基本上胡說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你做過一些數據回測,你就會發現絕大多數技術指標的勝率都不高。(所謂的準確度,也就是勝率高不高跟獲利沒有絕對關係,獲利是看期望值而非機率)

不過這兩個交叉線,仍可以用來幫助投資人釐清具有合適的進場和出場點   (除非你有其他更好更有效的評估指標),

除了前面介紹的順勢的看法,也可能是反過來逆勢交易,

例如利用死亡交叉可以找到短期快速下跌的恐慌時機,來找出低價的入場點、用黃金交叉來找出短期快速上漲的過熱時機,評估賣出的時機點。

另外有些人會建議使用時搭配其他動量指標一起運用,例如相對強弱指標(RSI)等等。

但我認為,理解它的意義才是重點。

陳澤坤先生補充:為什麼取平均值必定是落後指標?

在技術分析中,我們認為「最新的所有資訊已經反映在價格上」,換句話說例如今天市場預期到景氣會變好,這份預期無論真實的成分或情緒的成分,最終都會呈現在價格上,因此我們可能會看到上漲的價格。

在這個原則下,最領先的指標必定就是最新的價格。

而平均值,或者無論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都是用「最新價格加上過去的價格後,取平均值」,過去的資訊即使加上最新的資訊,也不會領新最新的資訊。

因此平均值必然是落後指標,在價格中,只有最新的價格才是最領先的。(不過看不懂也沒關係)

陳澤坤先生認為,如果你想對這些技術分析了解更深,建議去好好的看這些指標的計算公式。如果你能看懂計算公式在做什麼,你也就知道這些指標和訊號的功能背後的假設和代表意義了。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