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序章 千古迷霧

也許是老天有意開個大玩笑,一批極不平凡的古代寶藏,竟然被兩個極為平凡的工人發現了。

這一天是西元1986年7月18日上午,磚廠工人楊遠洪突然興奮的大聲叫著:「哇﹗挖到寶貝啦!」

他說這話時,正與同事劉光才頂著盛夏的大太陽,在中國四川成都平原的廣漢縣三星村東邊的斜坡上,辛勤的為磚廠挖掘燒製磚塊用的泥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兩位平凡的挖土工人,他們不經意的挖土,卻挖出了龐大古蜀帝國的驚人一角。

雖然,他們兩人最初挖到的寶貝只是些刀形玉器,但是,後來在這個三星堆遺址進行的正式考古挖掘,卻發現了兩個驚人的龐大器物坑,坑內陸續出土了大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和少量金器。

更驚人的是,其中的青銅大巫師立像的高度竟然達到2.   62米,另一座青銅神樹的高度也達到3.95米,是當時中國最高大的青銅器。

爾後,在成都平原還陸續發現了金沙遺址、寶墩系列八座古城,以及新都蜀王陵、成都十二橋等遺址,其中的金沙遺址出土了2000餘件珍貴玉器及少量金面具。

這些象徵高度文明的出土寶藏,竟然出現在古代被認為蠻夷之地,文化未開的四川地區,完全顛覆了中國文化的傳統思維。這些考古發現的偉大寶藏,更震驚了全世界。

這些輝煌燦爛的寶藏,到底是誰的?又為什麼會被深埋在地底呢?還有還有……等一大堆疑惑,從現有歷史資料中無從得到解答,似乎只能在少數地方誌及文人雅士的文學作品中尋得答案。

其中,唐代詩聖李白(西元701   ~762)所作的名詩《蜀道難》中的一段,露出了蛛絲馬跡: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蜀道難》唐   李白

在這首燴炙人口的七古樂府詩中,李白除了藉景寓意人情叵測的弦外之音外,詩的內容,還隱約地提到了傳說中兩位古蜀王“蠶叢及魚鳧”的線索,以及他們所建立的古蜀國。

然而,一代文豪李白為何會在詩中表達出對“古蜀國”感到茫然不解呢?

因為,在中國正式歷史資料中,完全見不到相關的記載,所以後人對“古蜀國”的認知,就像四川盆地常見的迷霧,虛無飄渺,撲朔迷離;加上當地群山封閉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進入四川盆地的蜀道,艱險難走,使得年代久遠的古蜀國,似乎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感到疑惑重重。

古蜀國歷史的奥祕,千百年來,就這樣的隱藏在神話傳說中。

古代巴蜀文明究竟蘊藏著什麼樣的奥祕呢?

依據古籍《史記》的記載,中國西南部四川地區的古代巴蜀,在商周時期,是一個西南方偏遠的國家,戎狄之類的民族。

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代巴蜀是個遙遠未知的神秘世界。在三千多年前,古代巴蜀文明曾經盛極一時。然而,那些藉由奇異的青銅人像造型藝術、特殊的巴蜀圖語和宗教禮器所表徵的巴蜀文明,後來卻被強大的秦國征服而逐漸歸於沉寂,一直到漢朝中期終於消失得無影無踪。

古代巴蜀文明在得天獨厚的四川盆地中,相對獨立地發展起來,由於缺乏外來的挑戰和競爭,形成一個獨特的文化圈。

近八十年來,考古學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們逐步走近古代巴蜀文明。

三星堆遺址發現的大巫師立像、神樹、凸眼面具,還有神秘難解的文字「巴蜀圖字」,這些真實的古代巴蜀文明,具體地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然而,這些發現並沒有消除我們心中的疑惑。

所幸藉著有關古代巴蜀的古籍文獻,以及不斷出土的文物和考古報告,使得古代巴蜀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時隔三千多年之後,在考古遺址出土的巴蜀文物雖然已經殘舊不堪,輝煌的巴蜀文化卻因此日益發揚光大。

回顧古代巴蜀的歷史,我們最想知道的是:巴蜀文明為什麼會在歷史長河中淹沒?在古代巴蜀奇異的祖神造像和宗教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精神世界?是什麼力量促使古巴蜀人製作了大量宗教性的人像和禮器?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進古代巴蜀人的世界,試圖去理解他們的生活、宗教信仰等精神特質,去領悟他們的獨特思維和行事技巧。

事實上,古代巴蜀也是個生意盎然的文明,充滿了創造的活力和虔敬的宗教激情。

在面對生存和發展上,古代巴蜀人的心智是跟我們一樣的。或許,時空的距離會造成誤解,但無法掩蓋歷史真相。我們對古代巴蜀人生活世界的理解,或許是一段漫長的探索旅程,但有無限的可能。

這是一個充滿神話的傳說,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是一個神秘奥妙的古文明。這個魅力無限的謎樣國度,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它迷人之處。

從歷史文明的發展看,人類為了因應特定的環境,在文化上往往會做出適當的對應演化。在長期的演化和抉擇中,古代巴蜀文明因特殊的地理環境而形成了獨特的風貌。因此,想瞭解古代巴蜀文明的密祕,就得先從四川盆地的特殊地貌談起,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對古代巴蜀人而言意義重大,是形成古代巴蜀文化獨樹一幟的根源。

為了揭開古代巴蜀文明的密祕,首先要了解的是,形成巴蜀文化的基礎是什麼?

主要是兩大影響力:相對封閉的盆地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前者,正是巴蜀文化如此特殊的關鍵。

四川盆地位於中國西南部,四面高山環抱,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塞之國”。它的西部倚靠青藏高原連接中亞,東部出長江三峽鄰接湖南和湖北西部,南部臨接雲貴高原,北部越過秦嶺通達關中地區。它的東部有長江古文明區和黃河古文明區,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經濟文化區。

在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稱古代四川地區為“梁州”,它的地域範圍大約涵蓋今日的四川,面積略大於法國。商周時代主要為巴、蜀兩國所割據,相對於中原的商周王朝,巴蜀兩國可以說是“國中之國”。

四川地區由於物產富饒,自古即被形容為“天府”,又被稱為“華陽國”。同時,四川地區由於地理的阻絕隱匿,軍事上易守難攻,在歷史上曾經是三國蜀漢的根據地、唐王的避難所、抗日戰爭的陪都。

四川盆地的四周爲高山峻嶺環繞,中間爲成都平原。它的整個地勢是西北略高,東南較低。境內主要有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沱扛、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河流。大多數河流是由西北流向東南,或呈由北向南的走向,最後在盆地東南部匯流入長江。這些河流是古代四川各族群間相互交流的主要通道。

屬於蜀國地域的成都平原,是龍門山脈和龍泉山脈包圍著的盆地,它的西部、東部、南部、北部都是丘陵地或山地。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獨特的古蜀國文化。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峻嶺,氣候變化很大,自然資源也各具特色。不同族群的經濟形態和生活習慣也各有千秋,這使得四川的種族、語言多元化,文化面貌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大體而言,戰國時期在成都平原上,主要的居民是蜀人,東北丘陵地區以及重慶地區則是巴人。除巴、蜀兩大主要族群外,在蜀國的東北面和巴人雜處的種族有:濮、賨、苴、共、奴、攘、夷、蜒之蠻等民族,蜀國的西北山區則有冉、駹,西部有徙、笮,西南部有邛都,南部有僰等諸多民族。由於四川盆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因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大熔爐,各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的結果,激發出燦爛的巴蜀文明。

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以稻作為主,而且很早就發展了水利灌溉,所以形成以稻作農業為主的平原型農業,這種平原型地理有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因而產生了強大統一的蜀國。

反觀成都平原自龍泉山以東的四川中部地區,盡是丘陵地形,沒有如成都平原般完整的寬濶平原。所以,四川中部、東部地區多為小型梯田,是以小規模雜糧種植為主的山谷型農業。尤其是四川東部的重慶一帶,由東北向西南,因地形皺摺形成了幾條平行峽谷。峽谷間的谷地上,居住著許多小規模的地域部族,這裡形成多民族共生的地區。因此,四川東部的巴人,由於山谷的阻隔,只能產生組織鬆散的酋邦國。

從人類歷史看,文明的發展是以優越的環境為前提,比如說埃及人在尼羅河流域,巴比倫人在兩河流域,印度人在恆河流域,中國人在黃河流域,都先後發展出璀璨的農業文明,古蜀人在四川盆地亦然。

四川盆地遠離中原文化,在地理上屬於獨立的地區,它四周的崇山峻嶺將其與周鄰地區阻隔開來,崇山峻嶺之內卻是以平原、丘陵和低山構成的盆地地形,雖然對外封閉,內部卻是沃野千里,整個盆地的面積約達20萬平方公里。盆地的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十分適宜農業發展。所以,水利及水稻農業成為古蜀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

今天的成都平原,由於妥善地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進行灌溉,造就了發達的水稻農業。然而,在古代因為成都平原河流縱橫,坡度平緩,加上雨量集中於夏秋兩季,這段期間常有暴雨洪水出現。這可由近代在平原中心地帶測得的厚度達200-300米沖積層的情況可以證實。再者,從三星堆遺址城牆及成都十二橋文化遺址多被洪水沖毁的跡象來看,顯示成都平原在古代確實洪水泛濫。

所以,成都平原自古以來,為了維持農業社會的安定,必須不斷地探索防患水災和水資源利用的方法。水利事業的成功,不僅對古蜀地區社會的安定和人口的增長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而且和權力結構的形成也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人和水的抗爭是推動這個地區歷史發展的原動力。古蜀人在面對洪災的挑戰時,克服了不利的自然因素,做出應對挑戰的歷程,終於造就了古蜀國耀眼的獨特文化。

那麼,古蜀人是用什麼方法克服水患和開創水利設施呢?

古蜀人相信萬物有靈,河流是有生命和靈性的,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們認為自然就是上天井然有序的安排,人類如果違背自然,就可能惹禍招災,所以人類應該順天應地,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他們在開闢防洪灌溉等水利設施時,所用的方法,就是順應自然環境將洪水疏導分流,使水利設施與自然融合為一體,化劣勢為優勢,讓河水成為發展灌溉農業的利器。

由古籍《蜀王本紀》及《華陽國志》可知,古蜀國的治水歷史,除了最初的蠶叢部族,他們因為居住在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山地,並無治水的迫切需要外,後來的魚鳧時代,因為進入成都平原,靠漁獵農業為生,為了灌溉水稻等植物,發展了最初的農田水利。

到了杜宇部族時代,他們已進展到平原腹地,於是便以農業發展為主;古蜀國後期的開明時代,為了適應平原的特殊環境,興建水利成爲發展的重心,因此使得平原灌溉農業極為發達。

開明部族進入成都平原之後,在面對洪水肆虐,他們充分發揮治水的專長,大力整治水患,進而改善了農田水利設施。

對於成都平原的農民來說,岷江既是災禍又是福氣。因為,不定期氾濫的洪水,雖然為成都平原帶來災害,但也為平原鋪上厚厚一層肥沃的土壤。加上岷江的河水,從上游的山區帶來大量的有機養分,滋潤了平原的土壤,這些肥沃土壤生產了古蜀國的真金:水稻,滋養著住在平原上成千上萬的蜀人,這是岷江對古蜀人的特別恩賜。

雖然如此,但是水稻農業的發達取決於治水成效,所以自魚鳧王朝至開明王朝,由於河水充足及水利設施的不斷改進,加上治水成功,使得古蜀國的農業發達,國力遂漸強盛。拜水稻和其他農作物之賜,古蜀國逐漸富裕起來,因而建造了許多雄偉的廟宇,鑄造了大批青銅神器。只要岷江水流不斷,太陽每天普照大地,古蜀人民就能過著快活富足的生活,所以這裡被稱為“天府之國”。只是,這麼一個桃花源般的福地,卻引來鄰國的覬覦。

到了戰國中期,古蜀國的國勢就逐漸露出敗相。蜀王不僅建造了以玉珠簾裝飾的華麗七寶樓,還為了追思埋葬於遙遠武當山的愛妃,特地建造了高聳的望妃樓,以便於眺望遠方愛妃的墳墓。

此外,為了遊山玩水,蜀王還命令工匠打造了豪華的鸚鵡舟。末代蜀王的生活可說是極盡奢華享樂之能事,因此國家越來越腐化,終於導致蜀國走上衰敗之途。

西元前316年,蜀國和巴國被一支來自西北方的强大軍隊---秦國所消滅,古代巴蜀文明從此便灰飛煙滅的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山海經》是中國最早的人文地理誌,是彙集古代田野調查的偉大著作,是一部以神話手法記載遠古地理和大量原始傳說、宗教、民族、民俗、天文、動植物、物產等的遠古大自然史。學者大都認為《山海經》是根據遠古傳說,經大禹、伯益等多人修訂的著作,著作完成的時代約在西周。

在《山海經第十八•海內經》中,很難得的是,有段如下所示,對古蜀地區自然環境的生動描述:

“西南方的“黑水”,所流經的地區,有一片稱為“都廣之野”的寬廣沃野,后稷便是埋葬在這裡。“都廣之野”的疆域方圓有三百里,是天下的中心,有名的神仙“素女”,便是生長在這個地方。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温和,不論冬天、夏天都可以播種,無論豆類、稻穀、高粱、小麥,各種各樣穀物都能成長茂盛,一年四季五穀豐收。鸞鳥自由自在地唱歌,鳳鳥自由自在地飛翔。花朵盛開的桃樹,將會結實壘壘。還有茂密的森林,繁盛的綠草。在這裡遍地是各種各樣的鳥獸,成群結隊、和睦相處地愉快生活。無論冬天夏天,這裡的青草,都不會枯死,綠意盎然,展現一片蓬勃的生機。”

四川西部地區古代稱“蜀”,東部地區則稱“巴”。一般人常說的“巴山蜀水”,說的正是兩者在地理環境上的差異及文化上的關聯。從歷史資料來看,“巴”和“蜀”最初是四川古代兩個部族的名稱。

從春秋到戰國時代,蜀族以現今成都一帶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割據的國家;而巴族則以現今重慶一帶為中心,建立了另外一個國家,於是“巴”和“蜀”就成了國名;由於巴、蜀兩國疆界相鄰,長期以來,巴、蜀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以至於漸趨一致,產生了共同的文化特徵,因而形成所謂的“巴蜀文化”。

從商朝甲骨文的   “巴”字形狀看,它顯示的是一個跪坐的人,手臂向前伸,手臂下垂掛著數條魚的意象。這個“巴”   象形文字,是商朝對居住在四川東部峽江一帶,主要以捕魚為生活,以魚為圖騰崇拜的族群的特有稱呼。

至於“蜀”   字,根據《說文解字》記載,“蜀”的本來意義是野生葵藿上一種似蠶的大蟲,這種蟲一旦受到攻擊,便會蜷曲起身子,頭上露出一對具有警戒作用的假眼黑斑。商朝甲骨文、金文出現的   “蜀”字形狀,正如同《說文解字》所述,字的上面是强調大眼睛的   “目”字,下面連著彎曲的蟲身。甲骨文、金文的“蜀”字,之所以特別誇大上面那個“目”   字,可能與蜀人的“眼睛”崇拜有關。因此,商朝卜人就以大眼睛下面加上蜷曲長身的“蜀”象形字,作為居住在四川盆地這一族群的特有稱呼。

巴國和蜀國長期爲近鄰,周初巴蜀同時受周王分封,地域仍相毗鄰。蜀國杜宇王朝時期,蜀國的經濟文化東傳巴地,巴國在受到蜀國的教化後發展農業,古蜀文字也東傳於巴。長期以來,巴、蜀文化相互影響、滲透,以至漸趨同一而形成“巴蜀文化”。

西元前316年,秦國於消滅蜀國後,立即移師東進,奪取巴國的江州、閬中,俘虜巴王,巴國終於被秦國所滅。秦國統一蜀國以後,採取保留蜀國稱號而奪其實權的策略,降蜀王爲蜀侯。

古代蜀國的中心位置大約相當於現今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自古以來就十分適合人類生活,是孕育古蜀文明的偉大搖籃。平原周圍高山環繞,西部為卭崍山,北部為大巴山,南部為大婁山,東部為巫山。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量豐沛,適於農業耕種。長江及其支流嘉陵江、涪江、岷江、沱江、烏江穿流其間,具有水運和灌溉農業的優勢,而且漁業發達。這裡礦藏資源非常豐富,有鐵、鉛、金、銅、汞、井鹽等多種礦產。除此以外,平原還盛產油桐、柑橘、桑樹、漆樹、五倍子、烏柏、油茶等經濟林木,可以充分滿足古蜀人生活各方面的需要。

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位於青藏高原的東緣,就南北方向而言,它恰好位於黃河與長江兩大巨流之間,亦即中國古代兩大河流文明發展的地區之間,既是中國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是中國南北文明交匯的地區。就東西方向而言,它正當青藏高原到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又是西部畜牧民族和東部農業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有許多民族遷徒到成都平原發展,因此在歷史上留下多采多姿的古文明。

至於雄踞江漢上游的四川盆地,則背靠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通過南方絲綢之路出海,就與世界相通;面向長江中下游平原,則有夔門、三峽的阻隔,高屋建瓴,傲視東方,形成大西南的文化、文明核心區。

而將兩大文明核心區,以及大西北與大西南連結的,正是穿越秦嶺巴山的“蜀道”。

四川盆地因為四面高山環抱,與外界的交通,祇能翻山越嶺。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的“與秦塞通人煙、太白山、劍閣”等詞句,約略描述了古代四川盆地對外的交通狀況。從內容可以推知,指的就是由古蜀國越過秦嶺,通往中原的“蜀道”。

雖然秦嶺山間多懸崖絕壁,壁立千仞,人類難以克服。但是,古蜀人為了解決高山峭壁的交通問題,以人定勝天的智慧,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插入粗木樑,並下加支撐木柱,樑上再鋪厚木板,搭架成狹窄獨特的「棧道」,將難跨越的天險變成了步道。這些凌空架設的棧道,是往來四川至陝西的唯一陸上通道,蜿蜒於萬丈懸崖與洶湧波濤之間,有如鑲嵌在崖壁上的空中走廊。從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棧道工程,我們看到了古蜀人的睿智和勇氣。

在商代以前,中原就已經利用褒谷和斜谷作為與蜀國交通的孔道。到了春秋時代,由於經濟發展的需求增加,蜀人修通了穿過秦嶺的棧道,打開了由漢中到達關中的門戶,這就是有名的褒斜道。褒斜道是從陝西眉縣進入斜谷,翻過分水嶺後再沿著褒谷下行到褒城,這是蜀道的北段。

蜀道的南段,就是所謂的石牛道(或稱金牛道)。這條道路是從陝西沔縣西南行,翻越七盤嶺後進人四川境內,到廣元縣北部的朝天驛進入嘉陵江河谷、劍門、劍閣等地。

褒斜道和石牛道都屬於棧道,褒斜道稱為北棧,石牛道又稱南棧,從散關到劍閣統稱為南北棧。

古代四川盆地和外部的交通,除了越過秦嶺通到關中平原的蜀道以外,還有二條交通途徑:一條是沿長江航向湖南、湖北方面的水路,途中湏通過險峻的長江三峽;另一條是通往雲南西南的道路,途中湏穿過層層密林和高山深谷。古代的四川,就是經由這些艱險的通路,與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相互交流。

此外,四川盆地的對外交通還有連接西藏高原的大山山脈,這樣的崇山峻嶺既成為盆地的天然屏障,卻又造成山地居民運送物資和訊息傳遞的困難。

四川盆地的文化和社會雖然有著很高的獨特性,但是透過少數交通途徑,仍多少受到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及西南地區的影響,在文化上進行交流,形成多采多姿的巴蜀文化。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