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論「 心猿歸正」

                      論「   心猿歸正」

        一個人降生人間自各有其意義,不諱言地,每個人命運跟時代、經濟發展都有密切關係。如果一出生就生活無憂無慮,可謂幸福了,只要盡其天分發揮,便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路。

        記得小時候家裡也曾經是地主,那時社會普遍窮苦,而我小時候卻還能學鋼琴、穿皮鞋,只是隨著經濟迢遞,我們也開始經歷一段艱辛的歷程,在這些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歷練與視野,即使親兄弟姊妹也會有不同的人生際遇。

        眼看著社會越發達,人際間的單純似乎也逐漸複雜了些;經濟腳步愈快,人心失落得愈迅速,彷彿人與人之間只剩金錢、地位的價值衡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價值失衡。而在奮鬥過程,人心也變化到可能自己都抓不住,或發達到自傲得不認識自己;或屢屢受挫、打擊到沒有自信;或屢仆屢起,懷疑自己……

        在這些人生路程上,我們看到太多心靈的變貌,幾乎是被扭曲的心靈,很多人找不到甚至根本沒想過自己的變化,當然其中依然不乏尋找自我的人,然而這條路卻並不好走。

        台灣也是在經濟高度發展、價值失衡之後,有些覺醒的人開始尋找自己,我自己從小就一直有股探索自己的力量催著我走,一直想知道自己是誰,我的際遇為何如此等等問題。

        當陷入經濟問題或各種狀況之時,那種懷疑自己的思緒就不斷衝擊著。經濟不穩定時,的確人心也很難安定,一心只想著往上爬、賺大錢,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甚至不顧一切地踩著別人往上爬,人心就這樣逐漸迷失了……

        記得我在讀研究所的時候,論文寫的是《西遊記》,當我讀這本書時我看到的是人的那顆心彷彿具象化地呈現在眼前,每一個角色都是一顆心的顯現,我感覺讀著自己的心。從自己身上了解到人心其實正如齊天大聖所顯現於人的表象,以筆者觀之、究之,《西遊記》真正欲表述的可以「心猿歸正」一言以貫之。

        吳承恩《西遊記》把猴子當做主角,其背後也有以象徵「人心」之意,其於第七回有偈語云:「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說明人心頗像猿猴似的到處奔跑,甚至奔得很遠而收不回來,即所謂「心猿意馬」是也;人心生成原是很純樸、很自然、自由自在的,卻受世間各種事物的迷惑,而丟失了本心。書中彷彿以「孫悟空」代替我們的這顆   「心」,常常是連自己也管不住,看著孫悟空,就像看到自己的心是如何得多變?又是如何受矇蔽,而看不清人生真相?

        人總是羨慕逍遙自在的生活,卻不知道是人自己用煩憂把   「心」五花大綁了,是人自己把煩惱找進來破壞了清淨的本性,由種種的誘惑產生煩惱,束縛了自己,真切說明了「一切都在自己的心」的道理。

        《莊子》一書也是從人心論起,只要能不我執、心不被外物左右便能遊於天地之間,那麼何時、何地、何境不得逍遙自由?

        放下「我」,一切可歸於自然之正。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孫悟空顯現給我們看的心之變化多端,心的貪欲妄求,並透過觀音菩薩用緊箍圈束在頭上,彷彿是說扶持著心走向不偏之正道,一旦偏失,緊箍圈就會「痛」醒,也因這緊箍圈的作用,孫悟空能在歧路中得知正道,把這個心匡正了,此即心猿之歸正。

        心猿歸正到何處呢?《西遊記》的偈語,表明必當歸向「佛心」,那麼何謂佛心呢?就像觀音菩薩說的:「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金鋼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一切有變化生滅的存在現象,如同夢幻和泡影,如朝露易滅,如剎那的閃電,應該如此看世間現象,即是一切現象都是不真實的幻影。

        現在看到了,下一刻就消失了,這個世界就好像無數個不同的「片刻」,而不是不變的永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實相、真體,在下一刻就虛空了,那麼到底能抓在手中多久?原本存在的東西,有些轉瞬間就消失了,那到底存在與否?其實一切都在生滅變化的輪迴中,沒有永遠的實相,沒有真正的失去,那麼又有何執著的?

        人的一生何嘗不如此?我們若從各種角度去認識世界,就會對世界有不同的體悟。此篇也試圖藉由故事的虛虛實實表現人性,人心,以及尋得一個「安心」的自我。

                                                                                        思恩     於2014/3/26

回作家的PO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