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190926,外向文字、內向文字。

最近看書看到的,作者說,最好每天都要留一段時間給自己,寫一些文字,一些是給別人看的是外向文字,一些是給自己看得,是內向文字。

外向文字是寫給別人看的,可以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和觀察力,把一些值得分享的事情寫在網路上與大家分享,可以幫助到他人,也可以幫自己回顧自己的所學。

內向文字是寫給自己看得,像是日記之類的東西,當寫日記的時候就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不要留餘力,把最真實的自己給寫出來就好,也許就可以重新認識自己。

不瞞說,這個作者的建議,是我在這裡書寫文字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做出行動,讀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自己,所以要身體力行,把書中的知識化為現實,就像呂世浩老師所說的讀書的三個層次,誦、讀、念,誦就是把書中的內容給記住可以滾瓜爛熟的背出來,讀就是理解書中的真義,念就是念茲在茲的隨時把學到的知識放在心中,然後身體力行地在生活中實踐。

4年了,來到大學已經4年了,學校的圖書館,隔一段時間就會把一個類的書籍集合拿出來曬,辦個書展,借書期限21天,想必是要鼓勵大家盡快讀完一些書籍吧,看過了4年的新鮮人書展,四年前我認為自己沒有特別喜歡的科目在我就讀的科系裡,所以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累積一些有關如何學習的知識,來盡量的壓縮讀本科的書,我總是覺得考試過了就好了,事實上我爸也是這麼告訴我的,他總說大學畢業證書就是一張門票,一張通往社會的門票而已,一旦進入了社會給了門票換了證之後,也就不會有人在意大學成績或是學歷甚麼的了。

所以我總是想要盡量的把時間都放在尋找自己的興趣上面,而不是被課業壓得死死的。

在大一的那上下學期我想我就已經累積了50本左右的量,有這種說法,如果你想要在一門知識裡達到一點程度,那至少要讀個50本左右相關的書籍。

在那兩個學期我把書籍的要點和我得到的啟示寫入筆記裡面,寫了3本B5,許多時候我是看著教人如何做筆記的書然後把它做筆記,真是個即刻的實踐。

我想在那兩個學期,都做的挺好的,當把自己腦袋中的想法一步一步的實踐在生活中那是非常具有快感的行為,每次都大快人心。

反映在成績上的話,那兩個學期是我成績最好的時候。

接下來我就開始墜落的深淵,沒辦法搞懂自己在幹嘛、想幹嘛都不知道的深淵。

我想我是挺想念大一生活的,我有著一櫃的雜書,真的是雜書,因為我幾乎甚麼都喜歡看,沒有特別挑剔甚麼,倒是特別偏愛盧梭的湖濱散記,1個月總是要看個一遍。

而別人的櫃子裡總是一些微積分、工程數學、電子學之類的,跟科系或是未來緊密相關的書籍,不到考試前總是不會被取出,擺在上面就像是擺飾。

這樣不就像是在讀高中的時候依樣嗎?

我很不喜歡這樣,總覺得目的性太強了,當所有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一次考試,而考試過了之後就把所有的書都給丟進了焚化爐,這是我所沒辦法接受的。

我希望的讀書是可以常留在心中的那些愉悅的知識。

然而那違背了學校和學習的制度。

跟學校格格不入的我,在那時候決定離開校園。

暫時的。

因為我沒有勇氣面對滿是失望的父母,所以我選擇了休學而非退學。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