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3

         與人相交,有蜜月期,融入新環境也是。開始時總像個觀光客,以旁觀者的眼光看待這城市,凡是新鮮趣味十足,再不入流的畫面也能當笑話看,像旅遊趣聞;當這個觀光客終於覺悟到這裡就是自己必須長期生活的地方後,才急忙收起長鏡頭,換上特寫鏡頭檢視城市每一個角落,一種比較心態自然地出現,這裡怎麼也比不上另一塊曾生活二十多個年頭的土地,甚至老家的祖宅。

         親愛的朋友:

         昨天你問我是否習慣了這裡,應是這七個多月來第二十三次被問及這問題,我總很快地回應:「習慣啦!」但現在往往需要思索很長時間,從習慣與認同的關係去思考、從現實與理想的方向思考、文化背景、思維邏輯……,然後就像一張蜘蛛網無盡延伸,沒完沒了。所以,昨天我不算有回答你的問題。現在我終於有個不至於使人不耐煩的答案出來了-試著習慣,但不是認同。

                                                                                                                                                                              玲

         過了前輩們所說的「危險期」,我開始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很好」?不知是否因為正經歷著生命中第一個嚴冬,好似遙遙無期。在與一個遠赴澳洲開始新生活的友人聊天時,一陣突如其來的疑惑席捲而來,像突然澆上你身的午後雷陣雨。他問:「還習慣嗎?」像其他人一樣。我答:「還好。」有點心虛、敷衍。

         是否,我現在終於「有時間」不習慣這裡?特寫鏡頭下的蘇州,終究不只是一幅水墨江南的風情畫。

         蘇州古城,有文人墨客的浪漫抒情、小橋流水的閒情,但既然是古城,也就意味著破舊和髒亂。曾經我看來平靜宜人的小巷,已露出醜陋的原貌。

         巷弄是一個城市生活的集合,我向來喜歡鑽進小巷裡,看尋常百姓(如我)的生活樣貌,藉此深入體驗一個城市的文化;現在,我滯留於巷弄間,看我所生活的城市,真實與不堪。

         文明城市-中國各省級城市追求的目標。街上隨處可見類似標語,紅底白字大大方方地出現在廣告看板、牆壁、樹與樹之間……。像革命時的精神口號。在這些標語前面,人們吐痰、丟垃圾、小便、插隊、蛇行、逆向、擺攤……,令外來人瞠目結舌。人,就是最恐怖的城市景象,更使我想念臺灣人的可親可愛。

         雨天的蘇州很美,很詩意。一切都覆上一層細絲線編織的網,小城披上浪漫的薄紗,不禁使人妄想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中,等待。低下頭,嚴重積水的路面讓行經的車輛激起水花,濺上行人的褲管。全然不見伍子胥建城治水的痕跡,大概是始於文革時期的填河工程惹的禍。忙著建設的城市,說要文明施工,結果,路面是坑洞滿布,灰塵漫天。視覺上的景致被破壞了,那麼嗅覺呢?漫步在柳樹垂岸的河邊,我們總想大口呼吸新鮮空氣,或想乘坐烏篷船行於河上,聽著船夫悠悠吟唱著船歌,享受涼風吹拂……。壞在這風伴隨的是陣陣臭味,不是清新的空氣,於是,乘船遊河的觀光客變成我們眼中的可憐蟲或傻子。

         蘇州到底出了什麽問題?我呢?

         親愛的朋友:

         無盡的黑白、單調的日子快將我吞沒。每天進同一棟樓,坐在同一張辦公桌前,吃著差不多的食物,往來同一條危機四伏的馬路,而它幾乎成了我唯一的活動路線。我的生活,一成不變,如同古城的白牆黑瓦。

                                                                                                                                                                                 玲

         時間的流逝,對應出資訊的貧乏、生活的單調。在這個專注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的城市,不知道世界其它地方發生什麽事。不只是蘇州,整個中國的人都不關心中國之外的事。就連日本發生的海嘯災難,對他們而言,只要不震到中國就好,更何況還是世仇小日本!原來,古人所說:「三日不讀書,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應用於資訊上也大有道理,可見資訊也是滋養現代人的養分之一。

         人(及其行為),是怎麼也無法看順眼的。交通呢?蘇州市政府因為某種原因嚴格控管核發計程車執照,儘管已明顯供不應求,於是,在尖峰時段要叫車便是個折磨。地鐵正日夜兼程地施工,但又因某些原因得停工一陣,並因無規劃施工時間及路段造成大塞車,連接我生活與工作的馬路正是市中心的主要道路,於是,出門一趟,得走上好一段路才可能有計程車,回程得提前在另一條下路下車,走十分鐘回來,因為大家視此路為畏途。

         司機聽到我的目的地後,轉頭對我說:「那裡不好走的哇!」沒有要開車的動作。蘇州人講話特有的尾音-的哇-在這種時候聽來一點也不覺得新奇有趣。我必須篤定地告訴他:「我就是要到那裡。」一番討價還價後,他們心不甘情不願地上路,有時嘴邊還碎念著不知什麽。

         離開熟悉的地方到新的環境,當然有不適應、看不過去的畫面。七八個月來,我可以說已經適應,即使不時會經歷些奇妙、無解的大小事,我還是儘量以高傲的姿態穿行其中,彷彿不曾受影響。然而,有時候一個小世界的崩壞,只需要一句話。

         「玲,妳在他鄉還好嗎?」

         尾牙時,收到同仁們署名的明信片,一行字就這麼飄著。不禁想起江澤斌的《你在他鄉》,年少時曾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曲。頓時感到眼眶濕熱,淚盈眶,卻強忍著回答大家:「很好,謝謝。」一如往常,沒有創意的對白。

         城市裡最可愛的人們是否都聚在公司裡了呢?思鄉的情緒突地湧上心頭,我藉口去洗手間好讓自己冷靜下來,正視自己“想家”的心情,試圖將這種反應合理化。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吧!一直以來,我否定負面與軟弱的情緒,好適應變動的環境,也因此,我需要花較長的時間面對自己的脆弱。

         親愛的朋友:

         近日,我常思索著「鄉愁」這個字眼,如何定義它?什麽情況下我可以使用這個詞彙?

                                                                                                                                                                              玲

         過去我一直以為中國真如外公說的,是我們的祖國,也總想著有一天應踏上福州的土地,看看外公成長的地方、記憶中的家鄉。

         來到中國,臺灣人自小便不陌生的蘇州。我知道,現在,這片大陸已不是外公口中的家鄉。我們的軀體雖「同文同種」,心靈卻像來自兩個世界,處於不同時空。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