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心理諮商有用嗎?真的該去心理諮商嗎?(寫在初次晤談之後我的看法)[諮心小記]編號01

標題:心理諮商有用嗎?真的該去心理諮商嗎?(寫在初次晤談之後我的看法)[諮心小記]編號01

先回答大家我在標題中的提問(僅代表我的想法)──有用,但不一定有效。

(效率的效,而非效果的效。而有用的意思,也是我想告訴大家「心理諮商並不是一場騙局」的肯定)

很多人(包含我的父母,還有網路上)都會問「心理諮商有用嗎?」

我覺得確實會有人不適用心理諮商的方式去有效的幫助排解心中情緒或困難。

身為一個教育系學生,我選修過2-4學分的相關輔導&諮商學分,根據我學到的諮商相關小技巧和知識,適用於心理諮商方法的「受輔者」(去諮商的人),若是符合以下特徵,諮商時會感覺到比較「有用」。

以下「有效能的受輔者」特徵給大家參考,括弧當中的文字是我自己的理解和補充說明──

1.有解決問題的動機。(自己也很想要改變自己現在的狀態,或有非改變不可的理由)

2.對問題有較清楚的認知。(知道自己在煩惱一些什麼,而且也知道自己受輔後的目標要走到哪裡)

3.智力成熟度低於輔導者。(例如成年人老師輔導者,面對青少年學生受輔者)

4.問題解決的非個人因素較少。(想要解決的問題類型,較需要的方法是自身的信念或行動改變)

5.對問題有較高的內控傾向。(認同自身的改變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並相信自己可以努力改變自身現狀)

6.較能知行合一。(願意在信念與行動同步帶來改變,而非說一套做一套)

而值得慶幸(?)的是,我覺得以上的條件與諮商環境,我幾乎都完全符合。

因此總得來說,如果大家本身面對的情況也有符合以上6項特徵,並且還在猶豫要不要諮商?諮商到底有沒有用?的話,我會推薦可以去嘗試諮商。

而我自己也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目前算是比較符合「有效能的受輔者」條件,而去最終決定還是去諮商好了XDD

「在諮商歷程中,協助當事人減緩內心痛苦,逐步讓個案能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衝突,發展合宜的調適方法,得以在個人與群體關係取得平衡,盡可能舒適的生活,這都是必須具備法定資格才能從事的醫療行為。」

「心理諮商的精神是奠基在『尊重個案』的獨特性上,而非追求一種可套用不同個案的框架。也就是說,單一經驗並不適用於所有人身上,強硬套入其他個案可能也會是種傷害。重視個人生命故事,並逐漸發展壯大及適應周遭,才是心理諮商歷程的核心。」

這是諮商的作用、精神和目的~~

而我自己選擇去諮商的動機,是想要讓自己最近的情緒穩定。簡單來說,我確實是做到了。

原本因為圍繞著車禍相關的身體病痛和過去的診療、人際關係特殊經歷的緣故,我原本這三個月以內是幾乎每日一哭的。

但去了初次晤談之後,我會覺得將情緒一次集中在每週一個小時用出來一次,似乎真的減少了其他時間上情緒的困擾~~

(初次晤談的作用比較像是釐清自身對諮商的期待,以及摸索自身目前的狀態,跟諮商本身還是有些不一樣)

似乎自從諮商之後,我也因此可以在其他時間做到努力將專注力和時間放在做作業上面,而非情緒上面了!

或許經歷更多次的諮商後,我也會能夠有不一樣的心得,到時候再和大家分享吧!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我們下次見~掰掰~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