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恐怖片大盘点09(完)

十二猴子

终于能谈一谈这部神作了。事实上,《十二猴子》虽然一直被分在“惊悚片”“悬疑片”里面,但它真的,真的不能算是恐怖片。

继续使用豆瓣简介。

公元2035年,人类被12只猴子军研制的一种病毒侵袭,大部分人类都在这场病毒灾难中死亡,只有少数人侥幸逃生,但也只能在阴暗的地下,苟且偷生。  

      科学家们决定派人穿越时光回到1996年追查12只猴子军的来历。囚徒詹姆斯•科尔(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被   挑选为志愿者。阴差阳错,科尔回到了1990年,当他向当时的人们描述未来的那场大灾难时,被当作精神病捉了起来并被医生凯瑟琳•雪莉(玛德琳•斯通   Madeleine   Stowe   饰)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科尔在病友杰弗里•戈因斯帮助下逃脱,回到了未来。因为没查清12只猴子军的来历,科尔再次被派回了1996年。

科尔这次发现了12只猴子军的起源地在费城,他找到了医生凯瑟琳,二人一起展开了追查12只猴子军的冒险之旅!

之所以被称为恐怖片,大概是因为它也算是末日病毒片吧。可是,这部影片,实在是不能这么简单地来划分。

事实上,它是一部哲学片。我能再举一个例子,雷德利•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异形》前传,虽然也能划分为恐怖片行列,但它的存在和意义都远远超过了“恐怖片”这个含义。

我再次重复之前已经两次重申过的概念。一部电影,只要恰如其分地用一点“概念”,那这片子就会上一个层次。这方面,克里斯多夫•诺兰,雷德利•斯科特,李安,沃卓斯基姐弟,都是娴熟的高手。沃卓斯基姐弟导演最具有构建世界观的能力,他们的最爱就是波德里亚,雷德利•斯科特有一种崇敬的追索,李安么,则是东方式的狡黠的智者形象。至于诺兰,我实在是跟他的理念不合拍,感觉除了别扭就是别扭(仅仅是我的主观感受),所以不多说了。

《十二猴子》用的概念,比较明显的就是索绪尔的历时共时(以此作穿越时空的哲学支点)。更明显一点的,就是布拉特•皮特扮演的那个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疯子的角色——用的是福科的理论,看过《疯狂史》的,这一点是再明显不过了。如果说别的电影,不理解这些哲学观点也能看明白(当然看过了会理解得更深刻),但《十二猴子》不行,你必须懂,否则看这片子只能是走马观花。

《十二猴子》已经是戴着哲学锁链跳舞的经典代表作了,在这方面,我认为它也几乎零缺陷,跟《杀人回忆》一样——只不过,一个是西方的哲学精神,一个是东方的。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飘流》又是另一种形式的,用梦幻的形式来表达——同样,炉火纯青。相较起来,无论是诺兰还是沃卓斯基,都还是比较重商业形式的。这方面,诺兰十分成功(他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沃卓斯基这几年倒是连连挫败,以《木星上行》为最。

好了,说到这里,要再谈西方那些血淋淋的恐怖片,我也觉得味同嚼蜡了,仅仅是感官刺激,又有什么意义?就连类似《死寂》《林中小屋》《死亡之雪》这种还算有亮点的恐怖片,也不多见。对于我这种看恐怖片看到麻木的人,也没什么意义了。

恐怖片大盘点,到此结束,盘点到最后,已经是在谈艺术谈哲学了。

最后,以博克《论崇高与美》的经典语录来作总结: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者危险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对象的,或是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

我也回答了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爱看恐怖片?这是一个哲学的解释,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正确,也不必在乎了。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上一篇回作家的PO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