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時間夾縫苟延殘喘,還是要維持系統運作。
NZceiIAgGMTFX2xRnt6m8EKY5hjvwybQJDCr0kUB
7lfNZvVQqcohT5bXJ1js0MYpGCewkWASKz9EHBn2
將上午和下午,切分成以小時為單位。
2Riumgk6bGzV80aoIer9hDfqvxdTWcNYEMLA1wnl
n4Zywlkgb30H5fSPhzeRO6TiYKpr87cUJFA9uo1q
引擎燒好燒滿。
6odQTSAY9H3yaBiXL8hrFCj0b7cvMKqON1ExUpPz
SGn0491y8PNiFkcXdxAuMHO5fgWRED6BImsYQJlK
對酸魚來說不適用,綜合自身的條件不適合這個方式。
不確定是在哪裡看過這方式,大約了解執行方式以時間一小時為單位,一小時等於一天的概念去完成一件事。
一件事能在一小時內完成需要極高的專注力,一小時完成一件事就休息一小時(一小時等於一天濃縮使用,再用一小時當作休息一天。)這種需要超人腦袋,莫莫極M的屬性酸魚甘拜下風。
有專家提出蕃茄時間使用,專心25分鐘,休息5分鐘,大腦科學研究出能保持穩定性強度的高品質專注力。
這種幾乎是高智商的人在用,看過唐鳳及理科太太都有介紹過這種工作方式。
酸魚的腦袋壞掉過,壞掉前的資料不可考,現在是專注十五分鐘就必須停止,不停止思考會引起莫名完美主義恐惶懷疑自己是不是漏掉又不知覺會強迫性重新檢查一遍,導致酸魚需要SOP列表打勾確認,兩邊資料對上才安心。
莫莫是個寶藏箱,打開次次有驚喜。
切割成小時為單位,是因為這禮拜用三天,完成五天工作QQ
以禮拜一為例子,大概類似這樣,我覺得根本是超人XD (被打)
/
上午 8:00 更改工作報告內容(提早在周日先完成,發現有要改的)
上午 8:30 廠商 入廠,需跑去經辦那登記(有一段路),請經辦開門,讓廠商入廠
跟廠商告知今天要做的內容,並確認對方做的,是不是符合需求
上午 11:00 下午預報內容校稿,唸一下順不順
/
下午 1:00 確認隔天稽核資料
下午 2:00 送一個表單(跟付款有關,不能拖)
下午 2:30 確認廠商施作進度
下午 3:30 改善一個缺失,並回覆案件
下午 4:00 送廠商出廠
下午 4:30 跟主管研討跟上級單位的簡報內容
下午 5:00 把閒盪已久的一件雜事處理完
/
這幾天這麼趕,主要是上週有一個報告插件(重要又緊急)
雖然這幾天很累,也很想休息,但是覺得很充實~(完全開啟M模式)
只是這招不能用太多次,因為不只燒壞腦細胞(一直想下個流程),還累壞身體w
我沒有用一小時當作休息一天,從週四出差報告、週五休假,到現在
那三天累積的疲勞,還沒解除(100%→剩60%)
蠻羨慕體力很好的人QQ
/
專心25分鐘,休息5分鐘
之前我學生時代用過,後來大部分是休息>>專心,哈哈~
酸酸專注15分鐘就停止,配合SOP打勾確認,我覺得值得學習~
給腦袋一個休息時間,避免延伸額外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