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寫作書(與一些寫作碎念)[不定期更]](https://cdn0.popo.tw/bc/97/782433/O20221008165056.jpg)
我讀過的寫作書(與一些寫作碎念)[不定期更]
- 作者
- 類別
- 文學小說 | 文藝評論
- 狀態
- 未完結(目前50章回)
- 全書訂購價格
- 0
免費章回 | 50 |
---|---|
付費章回 | 0 |
總字數 | 56764 |
收藏數 | 7 |
---|---|
訂購數 | 免費閱讀 |
留言數 | 14 |
本日人氣 | 0 |
---|---|
本月人氣 | 22 |
累積人氣 | 471 |
內容簡介
從國中開始,我大概是維持每年閱讀40-100本課外書籍的頻率在看書(大多為知識類或科普書籍,過去我很少很少看小說)~~
由於我喜歡寫作,也喜歡閱讀,所以我緩慢的累積了一些"寫作相關主題"的閱讀量,我在此將一些特別印象深刻、對我影響比較深刻的個人閱讀心得/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在這些書籍中發現自己、有所收穫^_^
**溫馨提醒:我心中關於"寫作"和"寫作相關主題書籍"的定義很廣,基本上只要是主題聊到"如何更有技巧的使用文字創作",都被我視為"寫作"。
希望這本書裡的一些閱讀心得,可以帶給您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一起在"寫作"這條路上加油吧~!!
**邀請大家留言討論「你曾看過的寫作書單」~!!**
**書封底圖來源:https://unsplash.com/s/photos/book**(無版權疑慮)
**關於書封:咳咳咳,你/妳永遠不能相信我的美感……**
**關於頭貼:阿里山小火車頭拼圖~~**
由於我喜歡寫作,也喜歡閱讀,所以我緩慢的累積了一些"寫作相關主題"的閱讀量,我在此將一些特別印象深刻、對我影響比較深刻的個人閱讀心得/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在這些書籍中發現自己、有所收穫^_^
**溫馨提醒:我心中關於"寫作"和"寫作相關主題書籍"的定義很廣,基本上只要是主題聊到"如何更有技巧的使用文字創作",都被我視為"寫作"。
希望這本書裡的一些閱讀心得,可以帶給您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一起在"寫作"這條路上加油吧~!!
**邀請大家留言討論「你曾看過的寫作書單」~!!**
**書封底圖來源:https://unsplash.com/s/photos/book**(無版權疑慮)
**關於書封:咳咳咳,你/妳永遠不能相信我的美感……**
**關於頭貼:阿里山小火車頭拼圖~~**
最新章回
44 [唬人唬己]《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
公開 2025-02-16 22:30
標題:最吸引人的小說情節實用編排設計書《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閱讀心得小記
對於創作小說,我讀到過不下十本的指南書籍,而這是目前為止我讀到過的,覺得最實用的小說情節設計原則指南。
我很喜歡理論與實用兼具的書籍內容,這本《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
回應(14)
近期我有讀更多寫作書的話,會再繼續更新,感謝閱讀~~
p.s成人繪本要看有沒有人畫啦XDDD
是說童話其實原本就是有種黑暗邪惡的性質(暗黑童謠、血腥童話聽起來就很適合寫成驚悚故事),只是被修改過適合幼兒......不然原本應該也挺成人向XDD
很贊同您說的,現在我們在學校裡也要學會很多東西,但畢竟一些課程只是該領域的初階學習,所以難免會出現課堂內容與作業任務訓練不扎實的情況,我自己也遇過。
再來是其實有時真的去找到該類別的相關工作時,理論與實務之間也難免還是或有差別的。(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但多少有學習過的入門經驗,還是比完全沒有的情況來的好,至少可以光明正大的學習自己喜歡的事物XD(在課堂上)
我們學校的幼教二年級開始除了師培外,還有一種身份叫文創生(其實就是沒有師培資格的學生),我留言中說的那些課程其實都是「文創生的課程」,對師培生來說是選修,無論文學、音樂還是藝術全都不是我們師資必修課,但是這些課程基本都只上一學期,有的課程如數位媒體就真的教得很簡單......所以才說學得淺又還來不及體會到興趣就say goodbye了~XD
如你回覆所說的,師培生所學的必修課程大多是教保概論、學習評量、課程設計還有教材教法之類的......就是很老師的課程,教得很深也很細(至於課程枯燥或生動則視教授而定),但幼兒的課綱真的......語言、情緒什麼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教(尤其是不曉得學習歷程的照片該怎麼拍)
兒少不宜那就是成人繪本啦~XDD
(沒有那種東西謝謝
說起來上幼兒文學時還學過童話的黑暗歷史......那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沒想到以前的童謠和童話其實都很黑暗18禁......
1.
(好我會盡量克制自己不要長篇大論啦XDD)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現在少子化和其他國際社會變遷等綜合因素影響,教育類別科系需要緊跟社會人力需求不斷轉型。
(聽說以前我們教育系有一段時間只專注培養我們"成為老師",但是後來發現這反而窄化的我們以後的類型出路,生活經驗和眼界也偏向不足,所以之後便在系上開拓了"文教事業經營"、"文史哲研究"等組別,要在大三時候分組選一組)
但是老師也有跟我們說"每一組都只有必修10學分,真的學的很淺"。
但萬幸的是,我們學校在課程大綱裡都規定說,每一學期要至少有一次講座或是校外教學,所以會有一點可以跟業界牽線接軌的機會。
再加上我們系會有一些教授個性上會一直鼓勵我們去"實作",所以總體來說,學習的深淺度還算還好。(我現在大三上學期,之後再觀察)
2.
師培課程不管是幼教、特教各種教育系其實都是在"理論"和"實習"上付出很多專業與心力的~!
當初看幼教課綱真的超震驚的XDD我在今天更新的文章 第28[幼兒文學]可能能夠提供一些我自己在"如何引導幼兒認識情緒"和"如何引導幼兒認識人際關係"的經驗想法,也歡迎您跟我討論~!!
3.
呃~我忽然有點想要看看,如果真的有"成人繪本"的話會怎麼樣(啊喂夠了enough~XDD)
雖然繪本也是可以寫奇幻故事,但要富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感覺好難啊~而且我的腦袋常常想著想著就會想到一些少兒不宜(?)的劇情.....等等我好像說了什麼毀形象的話!!!
1.看到您的留言,其實我想告訴您......
我當初在選科系的時候,分別去翻閱過"幼教教育學程"、"初等(國小)教育學程"和"中等(國高中)教育學程"的課綱,會發現教學對象設定為年齡越長的學生時,在培育師資的方向上,是越專精和分科的!而後來在我加入教育學系後,系上老師們向我們分析各類教育學程課程架構時,也應證了我當初的觀察和初步判斷。
(白話文:培育一個"合格的幼教老師"的課程設計,本來就是將師培生往"什麼都會一點但是都不太深入專精"的方向做培養的,因為要符合教育產業的勞動適配需求)
(學校是藉由各科系培養"適配學識/資格/經驗勞動者"的場所,通常不會再額外給學生學習方面的更多東西了......但當然有時候學校裡的教育目標、方針或內容會有點跟不上市場需求和時代變遷XDD
而從我們個人生涯發展的角度來打算的話,如果覺得不想被學校的課程規劃所框住未來生涯發展廣度或深度的話,我們需要自主學習、另尋他法~~
像是如果我們覺得幼教系課程規劃裡學的某些東西我們很有興趣,但是教學內容很淺,那我們需要自己多去加強那方面,說不定能漸漸往那方面的小型專家邁進~~)
(而"國小教育學程"的課程內容,我覺得是相對幼教而言,在"專精和廣泛"的平衡方面又稍微好一點。
比如說,我們如果成為國小老師後,通常會需要負責導師班上的國語和數學等包班教學。而雖然我們要教學的是國小數學範圍,但是我們現在教師甄試大部分都要考過高中數學範圍的內容,其他大部分科目都是如此(自然科目似乎大多是國中程度等級),所以我會說,感覺我們的國小教育的師資培訓目標是偏向介於"專精和廣泛"中間平衡)
再這邊我想特別強調說,雖然您身邊的其他人或是您,可能會覺得"幼教系學的很多東西可能算是比較淺"(?)(如果我理解的文字意思沒錯的話)
但我想說,我看過幼教的課綱(教學目標大方向),也去選修過幼教系的課、讀過幼教的一些課本,我是打從心底佩服幼教系和幼教老師們在學習和教學的方式、風格、身分的。
剛開始大一的時候,我看到幼教系的同學們在讀很多比較偏向"生物"的課本讀物,像是"幼兒發展"、"幼兒發展心理學"之類的~~講了很多幼兒方面的心理或是生理的發育成長~~
再來幼教課綱一類的內容,竟然包含像是"人際溝通能力"、"處理情緒能力"和"認同自身文化"等等我覺得教學法上很難選擇以及教學內容算是非常抽象的部分,幼教老師真的責任重大且辛苦了!
2.關於繪本創作,我好想好想跟大家說
(1)暢銷的繪本要如何創作,要看自己
(2)如何用繪本融入課堂教學,要看自己
(3)發現並嘗試好的繪本的寫作定律,要看自己
(看完以上三句話,是不是覺得自己要放棄繪本創作了啦XDD)
(我覺得繪本對我而言,從文字到圖片都是相比小說類型,創作過程更"身心磨人"的作品類型形式)
(以後如果您有興趣,我們可以聊聊看更多繪本創作的事情,我是有嘗試過繪本創作投稿的,不過都沒有得獎就是了XDD但我還是有一些經驗總結可以相互建議和分享~~)
如果您糾結於"創作出繪本須有教育意義"這件事的話,我可以跟您說,這點可以不用擔心!!依我的創作經驗是,當您滿心歡喜的創作完一本繪本故事之後,故事主旨(或又稱為寓言故事的"意義/寓意"之類的,會自動跑出來,大人們/作者可以對這個故事自行解釋,沒有關係,除非是在創作剛開始,就被規定以某種目的意義和題材創作的繪本故事除外)
按照我自己的創作經驗來看,一本繪本最需要擔心的是如何讓孩子喜歡,同時又能夠讓大人們(父母)願意掏錢買下──
繪本需要讓小朋友們喜歡/有動機意願去主動閱讀,而小朋友為什麼會喜歡一個故事,很多時候卻又是大人無法理解和去歸納的......至於大人會掏錢購買的原因,很可能跟小朋友喜不喜歡有最大的關聯XDD
p.s.所以如果繪本內容兒少不宜的話XDD,大人(父母)很有可能不會買單喔QQ
而小葉有可能是閱讀最多的其中一位作家惹(請收下我的膝蓋)
仔細想想,我約閱讀了五本左右的寫作工具書,而過稿力那本是最後一本
因為殺傷力太強惹(╥﹏╥)
從中知道許多事的艱難,
不過,該本書後面有介紹若成為實體書作者,簽約時注意事項,若有想要成為實體書作者,都應該看一看。
雖然現實面不可能讓作者面面俱到,但合約是談出來的,所以這個章節,我覺得對作者是書寫故事技巧之外,很有用的一個章節。
/
週末熱炒店那本我在圖書館借閱過,可惜當時因為也借了一本600頁的書,所以那本沒看完 在看了你的介紹後,我應該再借一次 (^▽^)
感謝分享
1.其實若要說我看的"寫作書"或是"小說工作書"很多,我還是不敢當的......因為我個人偏好的關係,我看的書類型很雜XDD
(因為從小興趣喜歡閱讀和寫作,所以確實有多閱讀一些寫作方面的書,但是這其實只能算是我曾閱讀過的、寫過閱讀心得的所有書籍當中的其中一種小類型而已~)
看這些工具書時,可以抱著"想尋求某種幫助或解答"的心態去看,也可抱著"瀏覽看看的心態去看",不一定會需要督促自己要去學習或是一定很快就要從書中內容有收穫,不然其實閱讀就不會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了XDD
不過另一方面來說,我現在覺得如果想要培養一位孩子去閱讀課外書的習慣的話,比較好做為啟蒙/起始的確實是"少年小說"或是"能夠善用文字表達的人們寫的各種類型書籍"。
由於大部分"寫作書"都是"對使用文字的技巧有一定成熟度、同時有讀者意識與作家意識"的作者寫的,所以我其實很推薦,不管我們幾歲,在(以培養閱讀習慣為目的而)練習選書來看的時候,可以選擇"寫作書"。
看這些寫作書時,我覺得更讚的是還可以順便觀摩這些"善用文字"的作者們是怎麼使用文字的?說來慚愧,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文字之所以"流暢但是卻離優美還很遙遠"是因為,我小時候比較常閱讀新知、百科和理論書籍之類的,這些書籍的文字都是比較注重"流暢精確"和"表達清晰"。
我小時候有意識的去翻閱和觀摩的文學作品、藝術類文字作品、繪本、少年小說和童書真的太少太少了,久而久之,我便習慣將文字寫成(大概是)百科全書那樣的形式(?)認為表達清楚流暢就可以了XDD
(默默推斷和反省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當中XDD)
2.我也不得不承認,《過稿力》那本書向讀者們整體帶出的內容訊息,有很大一部分會讓我們寫作者意識到"出版書的不容易"。
(當時我確實也是嚇到的,但當時我其實還不想寫小說(當時比較偏向想寫"非虛構寫作形式/題材"),再加上當時覺得在網路創作真的時間地點上都十分自由,而且還有及時反饋,所以在網路上寫的蠻開心,沒有太因為覺得"出版實體出好難"而夢想/幻想破滅之類的)
現在我開始覺得要練習寫小說是因為,我發現小說算是身邊人最常主動閱讀的文字作品形式之一,為了加大作品傳播和寫文交流的範圍,並且肯定了娛樂作品的類型及市場價值意義,所以才又又又注意到了"出版實體書的可行性"這一塊(思考)
而且現在我距離當年十幾歲時閱讀《過稿力》的時候,又無可避免的多經歷過一些人生上的挫折。現在我會覺得《過稿力》那些(出版時林林總總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想要去努力達成很多自己的夢想時,絕對無法跳過的過程。也是所有人在工作時會需要面對和解決、討論的事情,所以我想我會欣然接受並理解這些"想出書時,寫書以外的"挑戰.....
3.《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那本,當初我會直接決定買來看是因為發現作者是台灣人!!
過去我觀摩的很多寫作書都是翻譯類型的,比如原文是英文或日文,內容上會有很多文化不是適應,或是拼字文法使用上的引導是不適用的,但是這本就沒有這樣的困擾,當時我發現後簡直狂喜、覺得挖到寶XDD
(如果想要再閱讀一次《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我也推薦可以再借來看~)
20《對白的解剖》感覺也不錯......都說「說話是門藝術」,就算他變成只有文字也依然是門藝術......沒寫好的話就會變成沒營養的廢話了=口=|||
我們在寫文章或是做課文分析時(老師的職業病XDD),有分為"形式探究"和"內容探究"。
這兩本20和21都是將"形式"和"內容"兩者的訓練培養和分享的眉角平衡的很好~~可以讓我們對"創作小說"有更深刻、整體的理解和體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