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喬木稿件大募集

第一篇耕讀日記:一、我的部落格物語

                我經營部落格整整九十天,這個工具的蔓延速度與發展遠遠超過當初自己的想像,我想自己應該有資格以一個部落格格主的身分與角度來探討這個爆發性的網路運用,在這短短的九十天震驚的見證到網路革命的威力,從一開始的不到20人的瀏覽人次到現在每天至少萬人以上的人次,而且相信未來會以更快的成長速度去增加,從幾個層面來探討部落格。

                全球部落格每天以三十萬個增加的速度正在滋長,我們從伊拉克年輕人所建立的「Salam   Pax」部落格,顛覆了西方觀點的媒體報導,一天湧進百萬瀏覽人次;也看到了全球blog大串連,迫使google拿掉了「台灣是中國一省」字眼的超越政治的顛覆力道;也看到了北歐的一些中學開始使用blog作為學生作業與學習的平台,到台灣的彎彎日記累積了上千萬的瀏覽能量,部落格創造了一個風潮,網路已經成為四十歲以下族群資訊、消費與閱讀的主要來源,在西歐與日本甚至已經超越傳統的媒體,甚至有人預期紐約時報將在2014年消失;部落格的即時性、分享性與可討論參與,將網路的特性發揮到極致,部落格即將完全進入人類文明,譬如你可以在日本的通勤電車中,看到人手一支3G手機隨時在「On   BLOG」。

一、趨勢

                美國某雜誌日前票選近5年來最熱門、且在5年前卻從未出現的事物,票選結果揭曉,「iPod」與部落格「Blog」得票率不相上下、同登排行榜寶座,這兩件東西,幾乎天天出現在我們生活週遭,有可能是在報章雜誌、網路上看到、也可能是自已經擁有。

                部落格當道,代表新一波網際網路熱潮,自從部落格這個名詞誕生後,即呈現爆炸性成長,根據追蹤部落格使用的網站Technorati統計,目前全球約有3,700萬個部落格,而且每秒都有1個新的部落格誕生。

                這的論點我完全支持,在我經營部落格的過程中被自己的內容所吸引而進一步去建立自己部落格的格主,多到無法估計,一開始或許只是為了與我的blog回應與互動的關係而建立,慢慢的發覺到許多人因此而開始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寫下自己的各種心得與想法,慢慢的以自己的blog為起點,我居然可以串聯到成千上萬的部落格,也藉此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搜尋到以往接觸不到的一些資訊與他人的精華,重要的是我透過部落格的串連,可以打破主流媒體狹隘與單一的觀點;以往大家在閱讀與解讀資訊上必須依賴一些主流媒體,而造就了一些壟斷資訊解讀權的媒體新貴,我通稱他們是蛋頭記者;部落格在不同資訊領域的興起後會逼迫這些媒體反思,因為部落格所革的命就是「主流」兩字,未來的世界至少在言論與資訊上,不再會有所謂的單一主流價值產生,部落格興起將主流打破,人人都是自己的主流價值。

二、部落格與超人際關係

                部落格是一種門檻低的線上發行工具,可以讓自我的意見公開於大眾面前。部落格提供了一個「個人風格且受保護的空間」,不需要去向媒體靠攏就有自己的言論空間,部落格的格主可以藉此與其他人溝通,同時保有控制權,更重要的是blog是24小時待命,結合了網站討論區與msn即時上線的功能;以我的部落格為例,即便自己沒在blog上,也會有許多優質的部落客積極參與討論、提供超連結與個人觀點之分享;傳統媒體沒有這樣的功能,然而,讓部落格與眾不同的不僅僅是發表的內容而已,更迷人的是作者個性的展現,部落格漸漸地成為了作者的線上身份;以我自己的經驗,瀏覽的部落客在乎的是我的原創風格,與我個人的看法與情緒交流,很少人會去在乎自己的編排與美感設計,我不需要去刻意討好特定的讀者,我只需要忠實的表現自我風格與堅持自己的view就可以。

                Walther(1996)在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一文中提出了CMC中的超人際(hyperpersonal)交往這個概念,意指「電腦中介傳播所提供的互動經驗比面對面(face   to   face)所能提供的更讓人渴求。」(Walther,   1996)。而在自己部落格中,這樣的情形顯得更為普遍;在過去90天的經驗中可以驗證Walther的看法,我認為自己與其他部落客的相互回應,才促使了我的部落格吸引到這麼多人的主要原因。

                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往往受到面對面溝通時無法避免的倉促而出錯,不論是言語上或肢體上,而部落格上的人際交往由於不受時間限制,彼此可以有更多時間考慮一言一語,溝通時的壓力也隨之減少。能更謹慎地、仔細考慮編輯自己的論述。(Hiemstra,1982,轉引自Walther,   1996))。

                經營部落格讓我最大的啟發是-誠實,在我已經發表的200篇文章與至少5000個回應中,超過百萬文字的展現過程,如果有文字與回應是經過虛假包裝的,這些自己的論述早就會呈現支離破碎的狀況。

                不過這是屬於像我這種專業部落格作家才需要嚴肅面對的議題,一般部落客可以採「選擇性自我呈現」,畢竟網路是虛擬的世界,在自我風格的blog內可以卸掉一些虛偽的外衣、但也可以用包裝來掩飾自己。或許,網路上的部落格才是部落客們從真實生活中蒐集而來的集合體。

三、部落格的主控性強

                台灣的網路現況其實早已十分發達,各式各樣的討論區十分的普遍,但是往往會流入文不對題與相互謾罵的窘境,因為傳統的討論區無法由板主來掌控議題的發展,我們常見的一些股票討論區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商業行為的入侵,如投顧的喊盤之類,甚至文不對提的扯到藍綠口水。

                在此同時,我必須考慮到部落格公開的性質,也會做出不同程度的調整,例如文章內容的嚴謹程度,同時必須平衡部落格的風格,讓自己的部落格具有可變性,我不會一味的提出太堅硬的內容,甚至在與部落客的回應要保有一定的輕鬆,或是這是我個性的展現。

                相互鏈結性是部落格相較於個人網頁與討論區的另一個特點。部落格的低進入門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部落客參與,而這些部落客不需要具備很強的電腦技術能力。如果說,個人網站只是一對多的傳播出口,那麼部落格則是無數人對無數人的傳播社區,這裏既有個人愛好,也有公眾議題;既有私人觀點,也有群體爭論;部落格的價值一方面體現為個人化,另一方面,這種個人化又要被多數人認可。所以,部落格的成功,關鍵在於他對內容的品評是否獨到,有多大的說服力和吸引力,我九十天來一直保持這樣的精神在經營著。

四、部落格的商業機制

                坦白說BLOG的世界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數量是屬於有意義的,雖然每秒中產生一個部落格,但是絕大多數是屬於沒有經營與互動的,但是重點是在於那千分之一的部落格的號召力,以及其他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擴散力,而未來的商業可能就在這些熱門的極少數BLOG上;有人問我,弄了幾個月撇開一些精神層面的滿足如自我實現等之外,我獲得了什麼,坦白講一無所獲,那會不會讓人灰心呢?我認為不會,我認為:BLOG   will   find   a   way   out。

                任何劃時代革命的先驅者往往是沒有什麼回報的,所以依我的經驗若有商業團體想藉由blog在短期內就想獲取任何商業利益,可以省省吧,起碼要等一些先驅者耕耘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有商業利益的誕生。

五、部落格引發的產業變動

                可以預見的未來十年內,幾乎現在三十歲以下的網路族群必定每人都會有至少一個以上的blog,依我過去90天的經驗必須添購的配備,數位相機、大螢幕LCD   monitor、增加硬碟容量、一台可以讓我到處上網的NOTEBOOK、影像與美編的軟體、多功能事務機、磁碟機、以及頻寬速度加快加大的ADSL。

                我無法預估這些商機多大,BLOG的興起帶來一些長期的投資方向:網通產業與個人消費性電子產品應該還是未來的主軸。

六、要如何使自己的部落格成為那千分之一

                1、議題設定要明確-如我的主軸就是投資

                2、中心思想要連貫-如我用TOP-DOWN的方法來貫徹我的議題與文章

                3、原創性-盡量不要太多的引用與貼文,否則會失去獨特性

                4、原則一定要堅持-像我不提政治

                5、勤於回應-或許無法每個部落客的留言都有辦法回應,但是盡量而且保持幽默與虛心

                6、多樣性與多變性-議題要明確,但內容不可以一承不變或是過於嚴肅。

                7、尊重每一個瀏覽的部落客但不須流於媚俗-部落格珍貴處在於分享,若自己有那種唯我獨尊不容爭辯的心理,那千萬不要進入這個世界。

七、BLOG感想

                一百天來我沒有花一毛錢的廣告費,不需要去巴結一些媒體的編輯與老闆,不用替特定的團體捍衛其利益,不需去應酬吃飯,也不需要去拜託請求任一個人;可以專心寫作不用怕被編輯退稿,可以沒有立場的自由發揮,而不用擔心得罪媒體老闆的利益;最後最深的感想是:我寫的很爽,而且會持續下去,直到體力不允許,即使只剩一個讀者,我還是會寫給大家分享。最大的收穫是我的部落格吸引到最優質的部落客blog-In。

                如果將這樣的想法放到部落格中,目前部落格的數位內容創作平台技術已非首要重點,而是在部落格提供了哪些具影響力的觀點或有價值的資訊,才是BLOG發展的靈魂,人類創造了自製知識的工具平台後,接下來的就是人類創意的極限如何展現!

                2006/5/26

回書本頁訂購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