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香蔥屋結語二與極端氣候有關 (精簡版 中)

                            香蔥屋結語二與極端氣候有關     (精簡版     中)

有一名印度男子札達夫佩揚獨自在馬久利島種樹----此島位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中,是世界最大的河中島,他在歷經三.四十年的努力後,終於把這裡打造成一片比紐約中央公園還大的森林。

在過去一百多年裡,這座島嶼土地遭到大規模侵蝕,面積縮小超過一大半,佩揚擔心它會在不久後消失,為了挽救瀕臨的厄運,於是發願要在上頭廣泛栽植樹木,以便穩定即將流失的泥土。

自從有了這片綠樹蔥籠的新叢林後,許多大象、犀牛、老虎、野豬、猴子、鹿......等動物紛紛來此棲息,成了一個新興的生態樂園,而札達夫佩揚也因此贏得了<森林王子>的稱號。

印度人薩克拉尼一生種超過500萬棵樹,被譽稱為<樹人>,它在超過100公頃土地上栽植除了林蔭濃密的高聳大樹外,也包括了矮小的杜鵑、番石榴、水果、及其它的寬葉植物。

2017年印度有群志願者發起了種樹活動,在12小時內種了超過6600萬棵樹苗。

2019年印度的北方邦為了改善當地氣候條件,特別號召政府官員、議員、居民、學生約莫100萬人,在一天之內種下了2.2億顆樹。

雖然印度官方及民間用心響應種樹救地球的行動,但仍無法改變印度是個極度乾旱與缺水國家的事實,近幾年印度大部分地區都面臨日趨嚴峻的大旱問題。

2019年5、6月因接連高溫的熱浪侵襲,使得整個印度半島近65%的蓄水庫及其他水體都在接近乾涸的狀態,其中最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中西部的17個水庫中,就有6個完全見底了,有6億人面臨急迫的缺水危機,200多人因而喪生(ps:印度的空汙也很嚴重,它讓每年超過5萬人過早死亡),這是印度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印度大小河流受汙染程度很深,因缺乏普及的廢汙水分流設施,工業的、家庭的、民眾日常的......全都排入河流中,造成地表水受汙不能直接使用,也因滲透到地下影響地下水的衛生與安全,根據印度研究機構指出,因全國有70%的供水系統受到汙染,造成每年有20萬人死亡。

河流流水被汙染外,自來水水管滲漏率高,不能將水全數送達末端的家庭及工廠用戶,使得印度供水系統也進入缺水邊緣。

印度乾、濕季的降雨量分配不均,在各地都普遍缺少良好集水設備的情況下,乾季時便很容易面對無水可用的困境,也因此大部分居民是依賴地下水維生,印度是地下水最大的使用國家,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但在2007~2017年間因氣候異常,不停的高溫使各處水井枯竭,加上長年的用量過度,已使它的地下水缺少了61%。

也因地下水水位不斷的下降,居民不得不繼續往水井深處挖掘,而這些深水往往帶有極高的有害物質(例如:氟化物......)、或是重金屬(例如:鉛、水銀......等)、或是細菌,但不喝這些有毒地下水又無處取水喝,因此居民便在這樣惡質的飲水環境裡,不是逐漸生病就是死去,無論小孩還是年輕的成年人身體(從小長期喝下來的結果),都躲不過這些不幸的摧殘。

美國環保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指出:印度是目前全球缺水壓力最大的國家,在排行榜的第13位,但其人口數卻是其他缺水最嚴重的16個國家人口總合的三倍,這表示印度實際要解決的缺水問題,比其他國家的難度來得高。

根據預估到了2030年,印度對水的需求量將是供給量的兩倍,缺水問題將使印度損失6%GDP,也有另一種估計,到了2030年,印度約有40%即5億多人口沒有飲水可用,所以水源不足問題不僅會使印度更衰弱,也會是印度走向高科技化、工業化、商業化社會的最大阻礙。

北部平原是印度重要農作區,全印有三分之一糧食來自這裡,但由於地下水愈來愈難抽取,導致當地農產不斷減少,將影響印度的糧食供應。

當印度半島正在忍受旱象之苦的同時,也無法排除得面對大水所帶來的災難,它東北部的阿薩姆省則在2019年雨季時出現狂風暴雨,引發大規模山崩,泥石流沖毀無數屋舍,40萬人受到影響。

印度因缺少現代化的供水網、廢汙水分流排水系統、集水系統......等,以致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但這不是重點,因為就算它能擁有前述多項完善設施,可是老天不能下足夠的雨水充盈各地水庫、湖泊、水河.....的話,光有這些硬體設備也根本派不上用場啊,不是嗎?

以洲別論,非洲是僅次於亞洲的世界第二大洲。

世界國家面積排行前七大分別是:俄國、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洲、印度,印度排第七位。

之所以要在這裡提及非與印兩地,是為了提醒一件事,倘若我們窮盡辦法要緩解地球極端氣候時,卻遺漏這兩大區域,會使整個績效大打折扣。

非洲有一大半地區的土壤已經退化,終年旱澇成災,民眾長期陷入貧窮與饑饉無力自救,而印度若繼續乾燥不雨,地表、地下水乾涸,也會迫使百姓生活更加窮困,若到2030年印度有五億人口無水可飲用,非洲有幾億人口又飢又渴,這些人勢必會往周邊國家遷移,屆時將造成這些國家社會經濟的雙重壓力,與其如此,何不想辦法讓這些印非人留在自己家鄉安居樂業,不必遷徙他國呢?

所以無論是為了解決地球暖化,還是基於人道立場,以公益力量幫助這兩個地區已是必要的途徑。

然而要復育天然森林、人造森林或者農耕與造林共存(有林木含住水氣滋潤附近空氣及土壤,才能把農作種活),都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如果沒有各國企業界和慈善團體的投入,並聘請專業技術人士<植林種糧>,此事難以完成。

在這裡順帶提兩件事,因這兩三年全球森林大火延燒不已,不管人造森林還是採林糧共存都應先處理好防火線,以防萬一。(如果防火線也是可以集雨水以供灌溉糧作的人工溪流,不知好不好?)

如果全球種植的樹木已超過1.3兆棵,被砍、燒森林已復育,各國加速綠能轉型,使得在某個時間點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南北極冰圈、高原、山雪域冰層恢復原貌,天氣暖化不再反而開始變冷,又經科學偵測確實有必要把在世界各地的人造林砍掉一部分,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保持在正常值時,也會令人擔心樹林中已有野生動物棲息,又將造成新病毒釋出。

所以在四周都是防火線的情況下,多寬的範圍內較能避免野生動物在林內棲息呢?這就得請教生物專家了。

2032(壬子)年有可能是最後期限,如果在這年前不能把地球氣候控制下來,之後將進入惡性循環,到時即使花再多的力氣想改變都難了。

年輕人!你們的人生還很漫長,是有必要多花些時間關心相關議題,如果不知該如何跟老師同學詳細解說極端氣候的來龍去脈,不妨就請他們直接上網讀這篇文章吧!

也請學日、韓、英及其他各種外國語言的同學,把這篇文章(香蔥屋結語二與極端氣候有關的<完整版>,或只要<紙本版>和<補充版>兩版)翻譯成各國文字,寄給該國各大學學校,你們年齡相仿比較容易溝通,再用視訊討論看該如何攜手共同面對氣候異常一事,可以幾位同學一組,每人翻譯一小段就好,既不會太累也不佔時間,翻完後討論一下若沒有問題,就可以寄出去了,也請郵寄一份英文版給聯合國,同時讓聯合國知道:飲食份量概念及教導如何防疫病毒都得從學校教起才有效。

視訊討論需有重點,例如自己國內學校如何串聯去種樹、如何借助份量概念避免飲食浪費、如何調整購物習慣,以免過多的廢棄物增加地球負擔;而非洲印度(也包括中東和中南美洲)需要各國企業界及公益團體幫忙,所以你們也可以將翻成各國文字的文章,郵寄給該國你們心儀的偶像企業,像微軟比爾蓋茲、股神巴菲特、日本松下、韓國三星、台灣台積電張忠謀、鴻海郭台銘、義美、統一......等,或知名人物關心環保的李奧納多、熱心公益的安潔莉娜裘莉......,世界展望會、慈濟功德會......等。

在這裡有必要提一下中國,因為這幾年青康藏高原溶雪嚴重,2020年大量冰水沖向大河中下游,加上長達一個多月不停歇的大暴雨,導致有一半的面積遭受洪澇,一直到九月仍未停止;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也是問題,中國有14億人口,卻建了45億間房子,每人平均擁有3間,一戶若以5口論約有2.8億戶,每戶可擁有16間房子,這是缺少公共安全政策下濫建造成,它的小水壩、公共設施不少是豆渣工程,一遇大水沖刷就崩毀,使得災害更加慘重,大雨過後陽光曝曬得留意傳染疾病的問題。

(ps:台灣部分,很多人喜歡把屋裡的牆面打掉,讓空間變大,或改裝玻璃面,這樣做其實很危險,因台灣島地震頻繁,若發生地震,會降低對屋裡家人的安全保障,國人並沒有把建築安全觀念建立起來。)

目前世界許多地方卻因空氣乾燥引發森林、工廠、民宅及各種火災,火災過後便是乾旱,因經焚燒使得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又會加速冰圈、雪域的溶冰及各地大暴雨,換言之,乾旱火災與暴雨融冰這兩種極端現象,是一體兩面而且互為因果關係,因此如果要減少暴雨淹水最好就是其他地區小心火燭,不要再有火燒森林、工廠、民宅......等事發生。(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讀者可讀小說花舞)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會造成氣候暖化,但如果降至正常值以下又會造成氣溫下降,使得小冰河時期的來臨。

上個小冰河時期是在中國的明清時代,全球氣溫變低,台灣雖處亞熱帶,但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期間,北部的雞籠山(基隆山)、陽明山及沿海山區經常下雪,連台灣西部平地也有雪,在1892~1893年冬天氣候十分酷寒,根據資料記載雲林崙背大雪,五穀豬羊多凍死,嘉義新港雪積數吋,六畜凍斃,新竹竹東大雪連下三日,平地積雪高丈餘;進入二十世紀後全球回暖,但仍比現在低。

1917年春北部大屯山降雪,淡水線還因此加開賞雪列車,台北於1900、1963有零下紀錄,台中於1963也測到平地有零下紀錄,但都沒有下雪,唯獨台中地面有結霜,現在每到夏天總是揮汗如雨、無比燠熱,實在無法想像當時在平地落下片片雪花的時節,是什麼情況?

小冰河時期氣溫低,也經常乾旱、雨澇相繼,農作不易生長而發生飢荒,所以不管是暖化或小冰河期都不利人類生存,因此我們只是要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調整到正常值,而不是要將它消滅,只有這樣才能讓地球村回到以前一年四季分明的年代----不僅有春暖花開、秋高氣爽,也有夏日的和風薰陶以及冬夜的寒氣凜冽。

而溫室氣體不只有二氧化碳而已,其他氣體的自然調節方法(符合自然非人工)可能會是什麼呢?

做個小整理:要在全球推行<一兆棵樹行動>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希望能利用人造森林(至於被燒毀的森林要如何進行復育,得請教專家了)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回森林裡,貯存起來,讓大地降溫,因溫度下降進而促使南北極冰圈及各地高山、原雪域,能恢復長年冰凍的原貌。

二是希望藉重森林的涵水功能,把已蒸騰到高空的巨量雲氣,在下雨過後保留在地表,滋潤土壤,甚至是回補地下水,如此才能減少目前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洪患暴雨(冬天是大暴雪,雨與雪都是雲層中水氣凝結而成)的情形;土壤保有水分變得潮濕後,才可以種活各類農作以解決飢荒問題(如此就可以少種不利人體健康的基改食物)。

地球的總水量是<固定不變>的,有的已貯存在冰圈及雪域,有的已涵容在各地森林、水庫(待有充分水量,水力發電就能恢復正常。)、河流、湖泊、沼澤、濕地......和地下水裡,天空裡的雲量自會變薄,到時世界各地的降雨(雪)量,就可以回到以往的正常狀態了,也因有了各種地表水的滋潤空氣,使得空氣不再乾燥,之後各地火災會趨向減少,整個地球村的氣候異常到此才算正式結束。

但要留意的是因經濟型樹種,像水果樹、咖啡、橡膠樹、棕櫚樹......等,通常樹矮、根淺、林蔭稀疏,在吸碳、涵容水源、保濕土壤......等各方面功能不強,對於減緩暖化作用有限,所以這1.3兆棵樹木應以當地原有的森林木為主,才能達成目標。

適量的吃珍惜食物

各國每年人均的肉品消耗量(含牛羊豬雞鴨魚......等)如何呢?

2007年:美國123.4公斤、澳洲118.1公斤、丹麥111.9公斤、紐西蘭109.7公斤、台灣76.9公斤、中國54公斤、韓國51公斤、馬來西亞48.5公斤、日本43.5公斤、菲律賓30.8公斤、泰國25.5公斤、印尼10.2公斤,這時台灣的人均食肉量已居亞洲之冠。

2011年台灣人均食肉量77.2公斤。

2013年美國120.2公斤、澳洲111.5公斤、俄國62.9公斤、中國58.2公斤、日本45.9公斤、台灣77.69公斤。

2018年台灣農委會數據每年人均食肉量77.7公斤。

這段期間因國際經濟力普遍提升,也相對提高了各國的人均食肉量。

歐美澳紐等國因多是平原地形畜牧業發達,所以傳統上的日常飲食以肉類為主是可以理解,但這是否合乎健康原則,得請教各國自己的營養師了,但台灣以農立國怎麼國人的食肉量卻年年高升,在2007年就以很大的差距超越日韓,成為亞洲第一名,以後也沒改變過;東西方消費者大量進食肉品是造成全球森林不斷被砍伐的原因之一

2005年大腸癌首次成為台灣十大癌症第一位,當年新增病例約一萬人,此後十餘年大腸癌年年蟬聯榜首,到了2016年新增病例已直逼2萬人,有醫師認為這跟國人無肉不歡及肥胖有關。

若要衡量肉品的目測法是:一份約為手掌大小厚一公分或中間三指的厚與寬,請自行檢視用肉的量,台灣肥胖人口也是有增無減,在這裡提醒儘量不要用激烈的斷食和生酮飲食來減肥,如果自己的身體已有某些病癥又沒有及早發現,很有可能在斷食或生酮飲食中,引起併發症(該如何安全減重,請看小說香蔥屋內容)。

台灣本是以米飯為主食,但這些年飲食觀念改變,使用量年年下滑,至今只剩每年人均45公斤,而麵粉年年上升,至今已超過米食為每年人均50公斤。

一般人對白米飯都存著錯誤觀念,總認為它是精緻食物會使血糖快速上升,但卻沒仔細深究一件事情,那就是吃白米飯時只要配熟蔬菜和豆魚肉蛋等蛋白質食物,就可降低它的升糖指數,所以請不要再汙名化白米飯了。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攝取足夠的蔬果,可以預防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水果及澱粉類蔬菜因含糖量高,有高血糖者是否能吃須詢問醫師)、肥胖......等慢性疾病,因攝取不足已造成全球約14%腸胃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臟病死亡,9%中風死亡。

而根據台灣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18歲以上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又稱流行率,指某特定時間總人口中患有某種病或症狀的人口所佔比例)44.8%,19~64歲成人每日蔬菜攝取不足三份、水果不足兩份均為86%,長者飲食熱量攝取不足盛行率是42%,其中以乳品類、鈣質、水果類較為嚴重,由此可見國人在蔬果類的食用量普遍不夠,這可能也是造成國人大腸癌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請上網查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健康體重,及其上、下一則。

(ps:在這次新冠狀病毒確診者中,肥胖是較棘手的問題,這與英國首相強生呼籲民眾減重的情況不謀而合,WHO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肥胖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根據資料台灣無論成人或12歲以下孩童過重及肥胖的比例都屢創新高,而孩童喜食甜食及喝含糖飲料的比例也高過其他國家。

甜飲料、甜食、零食、餅乾、油炸食物、油煎食物、醬料汁......熱量高,宜留意攝取量。)

請上<中研營養資訊網>我要怎樣吃才健康/我該吃多少卡路里,按照上面指示步驟算出自己一天所需總熱量,和六大類食物的每日份量,同時也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熱量來源。

另外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107版本、聰明飲食/健康飲食標準、和聰明飲食/正確飲食習慣。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各國所在的地理環境不同,會有不同的傳統日常飲食,所以請其他國家讀者自行上該國政府相關單位網站,查詢有關個人一天所需的總熱量及每日所需各類食物的份量。

因台灣食物便宜,加上生活四周三步一攤、五步一家的美食環境,使得國人日漸養成狂食習性而不自知,長期下來,雖能時時滿足口腹之慾,卻也為個人身體帶來難以負荷的慢性疾病,但當算出自己每天需要的實際總熱量,並將它轉換成六大類食物的份量後,很快便能反省自己三餐飲食,是否有過量或不足的情形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國人吃得健康避免疾病纏身,同時也能懂得如何適量購買食材食物,逐漸學會珍惜的態度;如果全世界的消費者都不再浪費飲食(別忘了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是被浪費掉),整體飲食市場勢必會因此萎縮一部分,在無利可圖的前提下,那些農牧場主人還願意僱工人去墾伐森林嗎?雖不能確定這樣是否能全面免去森林惡運,但至少它被濫伐的速度是有可能轉慢的,所以善用飲食份量來控管食物,也是拯救地球暖化的一種方法。

因國人的狂食習慣已經把胃袋撐大,如果體重真的超重了,建議用微調方式,免得因大幅調整造成體力不支或情緒低落(若有四低、四高或瀕臨四低、四高及其他任何病症者,都請諮詢醫生並以醫生指示的為主),所謂微調就是在中餐或晚餐時,只要少吃一個白磁湯匙的量或食指中指合併的2/3量就行了,飯量大減飯量、肉量大就減肉量,這是一種無感減食法,等半年後已經適應了,再決定是否要再減少;通常只要營養均衡,一日吃三餐就足夠了。(也可參考小說香蔥屋內容)

(ps:若有吃消夜的習慣,或者晚餐份量過多且熱量高,就容易有腹部肥胖的現象,而腹部肥胖對健康比較不好)

節約飲食的意思不是要限制大家,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是希望你們在享受自己喜愛的美食時,不超過自己身體能負荷的標準,也不要浪費食物就可以啦。

學習不浪費食物是需要花時間,並且經過一次次修正才能接近目標,所以若不從現在開始學習,那就沒有好的未來了----每星期固定檢查冰箱、零食櫃,採用先進先用、後進後用的原則,同時在選購食材或食物時適當地買即可。

很多人都認為水果、蔬菜(指澱粉類蔬菜或含有甜味的蔬菜如胡蘿蔔......等)的糖份是天然,吃再多也沒關係,其實這種觀念並不正確,因為蔬果的糖份一樣會形成體脂肪讓人變胖,或轉為脂肪肝危害健康,所以應適量的食用才對。

因國人嗜甜,爲迎合市場,市售水果相當甜,一般而言水果甜度在10~12%就很有感了,但台灣水果有的可以高達18~20%,等同在一杯一百公克開水中放進十八到二十公克的糖份,這樣長期大量吃、喝下來,身體會出狀況,所以一吃到感覺太甜的蔬果時,請斟酌食用量。

我們的年輕人喜歡在餐後一瓶甜乳酸飲料、甜飲料或甜果汁,長期下來不胖才怪,但可以吃實體水果啦;台灣年輕人一天可以喝下三、四杯含糖飲料,無論是使用添加糖還是代糖對健康都不好,建議改用無糖飲料或白開水吧。

個人一天容許的添加糖糖量,是以個人一天所需總熱量的5%來計算,這不包括蔬果糖份及人工代糖在內,例如某人一天所需總熱量是1800大卡,5%就是90大卡,一公克糖是四大卡所以除以四得出22.5公克,因此某人每日能吃的添加糖容許量就是22.5公克。(另一種較舊的算法是不超過10%,但現在都傾向建議不超過5%為佳)

(ps:如果單純只是因為吃甜食而造成牙齒不舒服,可於清潔牙齒後用鹽水(家中食用鹽加白開水)刷刷不舒服的地方,但若已經蛀牙,就得請醫生治療了。)

薄果皮富含纖維質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用女用洗臉刷在水下沖刷一下擦乾食用,台灣有三百多種農藥都是水溶性,所以只要用清水洗蔬菜即可。

吃在地生產且是當季蔬果比較好,因為既新鮮水份又充足,基本上它使用的農藥及施肥量都較為恰當,也能減少長途運輸的交通碳排量。

失眠一直困擾很多人,含咖啡因飲料如紅、綠茶、咖啡......,附帶微量咖啡因食物如巧克力、可樂......,含有紅、綠茶、咖啡、巧克力、可樂......等成份的糕餅零食,如果你想要食用的話,都應酌量攝取;醒腦(例如核桃......等)及清目(例如枸杞......等)食物、食材吃太多一樣會睡不著,或者有某種營養過剩也是會睡不著(例如蛋白質......),所以飲食適量就好。

吃下過量咖啡因除不易入眠外也容易產生焦慮感,咖啡因消退時間約十個小時(有一說8小時),只好算好個人睡眠時間飲用囉;12歲以下不碰,青少年一天不超過100毫克,成年不超過300毫克,但因又受個人體質影響,如果想喝的話得找出自己適合的量。

(ps:睡前一、兩個小時,也有人認為是整個晚上盡量不要使用三C產品,因藍光的刺激不易入眠。)

古人說過猶不及,某種營養超過或不足同樣會造成身體不舒服(或睡不著),所以不要因為<營養食品>或<健康食品><保健食品>中有營養、健康、保健幾個字,就以為吃再多也沒關係,當個人身體不缺某種營養,卻長期服用含有某種營養的營養食品或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也容易有狀況的。

如果白天家中只有老人小孩,又不願他們吃外頭的,不妨善用傳統老式電鍋,可選擇有品牌的不鏽鋼電鍋----現在已有兩層、三層型款,同時挑選幾個大小合適的不鏽鋼器皿或便當盒,出門前將食材、調味料放進器皿或便當盒裡(需飯、菜分開,才不會吃下過量調味料),待中午前他們自己擺進電鍋內蒸煮(要打開便當盒盒蓋),煮熟後取出直接放桌上就可開動,這樣總比讓老人小孩站在爐灶前一道道的煮來的安全且便利。

外鍋需多少水、要記得插上插頭、壓下開關、煮好要拿出前先拔掉插頭等,都記在紙上貼在附近牆壁就不會忘記了。

從網路得知現在很多外宿年輕人會用電鍋煮拌飯,既方便又營養,但得留意魚肉類不要放進白米飯內同煮,應另準備一個盤子或便當盒盛裝,以免吃下過多的動物性脂肪不利健康。

火腿、香腸、培根、臘肉、鹹豬肉、鹹魚......等醃製食品,儘量水煮,這比直接煎炸烤來的安全。

正確的購物觀念與習慣

固體廢棄物掩埋場、廚餘、廢汙水處理廠,這三項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以沼氣為主,如果它適量還算合理,但今日的困擾是它所排放的溫排、及堆積如山的實體垃圾量及廚餘,都已超過地球所能夠承受的範圍了。(雖然沼氣有的會被收集來做為燃料之用,但這三種廢棄物之量仍已超過地球能負荷的不合理量)

只要學會六大類食物的份量概念,就懂得節約飲食,如此日常的廚餘量也會慢慢限縮下來。

人人能節約用水,一般的廢汙水自會減量並降低汙染環境。

都市固體廢棄物是指一個城市日常產生的各種垃圾,不能排入水體,也不能排入大氣的物質,它涵蓋的類別非常多樣,包括:生物醫療、醫藥、營建、房屋修繕、傢俱、實驗室棄物、實驗室有害物質、五金類器具、有毒性金屬、漁具廢棄物、一般垃圾......等,可以說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從上游的挖掘原料地、中游製造廠、下游販售店攤,以及消費者使用過後的丟棄物,這些固體廢棄物總量之多簡直到了無法估量的地步。

根據聯合國人居署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垃圾產生的人為溫室氣體將佔全球總量的8~10%

  2018年台灣民眾每日人均生產垃圾達1.132公斤,創2001年來新高,國人能吃能喝飲食垃圾是大宗,台灣每年人均使用多達782個塑膠袋,是歐盟國家的3.9倍,我們人口少用量卻比他們多,得從改變觀念做起。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於2018年曾以目測快篩方式,針對台灣海岸廢棄物做過為期一年的統計,估計得知其總體積約1227萬公升,重約646噸,而有65%垃圾累積在北、西北、東北的海岸,全台海岸50%的垃圾都集中在10%的海岸線。

這些廢物內容繁雜有漁網、繩索、保麗龍、吸管、手搖杯、菸蒂、塑膠袋、保特瓶、免洗餐具、咖啡杯、便當盒、麵包包裝紙......等。這些有的來自人為丟棄(到海邊、山區、郊外遊玩,離開時記得把垃圾一起帶走),或附近魚塭、更遠的垃圾掩埋場,在被風吹雨打後進入水溝,經由河道最後擱淺在海邊。

然而海灘充斥垃圾的情形並非台灣才有,全球很多國家都是如此,而這些龐大的丟棄物量不僅鋪蓋海灘而已,它們還流進海洋成了奇特的海洋垃圾景觀。

在太平洋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垃圾帶的垃圾島,因受到洋流帶動影響,一些海洋漂流物最後以雲狀渦漩,停在副熱帶的高壓帶靜止著,經年累月屯積下來,已從加州外海一直延伸到夏威夷,大小橫越了160萬平方公里,其面積是法國領土的三倍,台灣的四十四倍,目前還不斷擴大中......

經過<清淨海洋>基金會調查:這座島有超過1兆8000億個塑膠廢料,總重量超過900萬公噸,若以大小論,其上有92%是較大型物體,例如:塑膠類棄物、電腦機殼、輪胎、手機、鞋子、衣服、保特瓶、塑膠袋......,8%是塑膠微粒,它的總量自1970年代開始至今已成長了16倍。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調查,世界上超過1/4的海洋塑膠廢棄物可能來自10條河流,其中有8條在亞洲,這些塑膠廢物包括保特瓶、塑膠吸管、飲料罐、牙刷......通常是在被暴雨狂風、土石流沖刷後,順著河流流入大海中;目前估計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製品流入海洋、相當每分鐘就有一輛垃圾車的量倒入大海裡,其中多為一次性丟棄的塑膠包裝材質。

除了瀰漫在山區、海灘、海洋的垃圾堆外,在世界各國陸面也開闢了數不盡的廢棄物掩埋場,這些掩埋場都難逃垃圾堆積如山的命運,但即便如此,各國的掩埋場仍不敷使用,只得持續不停地擴建......。

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每年有40萬至100萬人死於與塑膠和其他廢棄物管理不善有關的疾病。

面對如此鋪天蓋地的垃圾量,想必很多人都會寄望資源回收系統能發揮效應,讓回收物循環再利用以減輕壓力,但事實並非如此順利,因在執行上有其難度。

一個塑膠製品上的材質來源就有很多種,各種材質的物性不同,回收後能用人力拆開就拆開,不能只得送去掩埋,有的塑膠製品需經高溫熔融,材質因而劣化,只能降級再利用,不能降級利用的也是送掩埋場。

台灣每年回收保特瓶54億支(很驚人的數字),因基於食安考量,這些回收的瓶子不能再填充飲料,只能降級改做地毯、運動衣物,因此每天仍須有一定數量的保特瓶生產出來裝飲料用。

而所有用過的塑膠瓶都被回收了嗎?答案是沒有,因為在山頭、海灘及沒按照要求丟進回收桶的,都流落在外不在回收範圍內。

或許有人會認為把它們全送進焚化爐焚燒,只要能讓他們灰飛煙滅,不就可以解決一大半問題了?

但是事情又非如此簡單,因為有的塑膠品含氯、重金屬......等成分,熱值高,如果送進焚化爐會產生大量鹽酸氣體侵蝕爐管,增加停爐維修機率,有時也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所以也不能完全解決塑膠製品的垃圾問題。

目前台灣市面上的塑膠品大部分是生物可分解塑膠,屬於<可堆肥分解塑膠>,但它需要在高溫、高濕的堆肥環境,再加上幾個月時間才會被分解,而我們每日消耗塑膠的量遠超過它的分解速度。

所以要解決垃圾(包括塑膠類及其他類垃圾)不能完全依賴回收、掩埋、焚化及生物分解類塑膠等的處理系統。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曾指出:如果我們不趕緊減塑的話,預計2050年大海中的塑膠重量會比魚的總重量還重,而隨著進入食物鏈的微塑膠量的增加,最後人類也不得不吃進更多的有毒物質,使健康受損,這真是得不償失。

其實如果要減少每日龐大的垃圾量,最根本之道還是在如何減少使用量----這點也是消費者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

                  ***小說***

a.在popo原創市集做<線上付費閱讀>,可使用手機、平板、筆電閱讀

      請先在此網站開設個人帳號,並到<儲值服務>了解po幣的使用方式

   

      1.浪漫滿屋           195   元

          主要內容:一本長篇搞笑小說

    看江小橘和長官如何相看兩不爽、和同事如何既怨懟又須合作的故事,徐若雲最終情歸何處?江小紫與張文維的愛情會有圓滿結局嗎?......

          適合閱讀對象:為輕鬆有趣的小說,所以不分男、女、老、年輕人皆可閱讀

      2.花舞           195元

          主要內容:講述一個歌仔戲班成立的故事。

                                            歌仔戲雖是冷門的主題,但花舞卻是一本<很精緻>的小說。

          適合閱讀對象:對歌仔戲、京劇、表演藝術感興趣的讀者,會強力推薦這本小說

                                                                      如果喜愛文學小說、女同志故事、寫意文化三項特質或是中文系、臺文系同學,也適合閱讀這本小說

      3.香蔥屋(有紙本版兩篇)           195元

          主要內容:在夜市裡一家新開小吃店的奮鬥故事、以及該如何減肥才不會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也不會讓人感到憂鬱?

      小吃店該如何防範火災?合夥人利潤該如何分配才合理?何謂職業二房東?店租漲了又該如何因應才能平衡的回來?何謂小吃器具的二手市場?......

                                          因把以上這些都寫成了小說內容,所以這本小說不只資料豐富,連情節故事都很好看呦!

          適合閱讀對象:只要是對夜市小吃感興趣的讀者,皆可閱讀

      4.晨曦之迷霧:(已改名為三美圖)探討機器人該不該具有人性的議題。195元

      5.大雨茫茫:在晨曦本後推出。195元

 

  b.電子書

        香蔥屋           210   元

  c.紙本書

        香蔥屋           350   元(應該有打折)

          (如果香蔥屋不再出版紙本書及電子書,有興趣的讀者請以線上付費方式閱讀)

我寫的是一般小說,不是浪漫偶像愛情的輕小說,也不是長篇連載的通俗小說,所以是以平價為主,如果您受夠了高價的紙本書、電子書,舒雲小雲的網路小說會是<最好的另一種選擇>,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看看。

追蹤舒雲小雲的粉絲專頁,就可以知道新小說的訊息了。

調低手機螢幕亮度,同時打開濾藍光防護功能,就能降低對眼睛的刺激。

  ***短文(免費)***

  香蔥屋結語二與極端氣候有關:   <完整版五篇><精簡版三篇><紙本版兩篇><補充版一篇:此為最終結論>,完整、精簡、紙本三版內容一樣,繁簡不同,讀者可挑適合的閱讀。高中職生適合閱讀紙本版、補充版

  白沙屯媽祖、關公爺、神椅爺、大虎爺將軍、兩位小虎爺將軍顯靈與極端氣候的聯想

  舒雲小雲20220215(有關糧荒)於AIT粉絲專頁的貼文

  舒雲小雲粉絲專頁之2022年7月/18、8月/6~28、9月裡的貼文,有關在日常飲食中如何防四高的基本概念

  中友百貨公司主管賴佳燕、熊建忠在我住的同一棟大樓內租屋,對我進行長期偷窺、竊聽、跟監、騷擾----熊建忠不僅潛入我屋裡安裝針孔攝影機、竊聽器、偷看我個人的東西、破壞我屋裡的物件,也包括使用高倍數器材從窗戶偷窺我的私人生活及寫作文稿,同時不斷地找人隨時跟監與騷擾我個人。

  我在張明清臉書及粉絲專頁揭露此事,2020大選前被熊檢舉遭臉書停權,無法分享到社團、好友及政黨臉書,於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到AIT臉書貼看看,沒想到竟然貼上了,以後陸續在那兒發表一些有關寫意文化、極端氣候的小文,內容寫得很簡單,但意思都點到了。

  讀者若有興趣可到<美國在臺協會AIT首頁>的/貼文/查看訪客貼文或社群,搜尋張明清就可閱讀(20210414     0822     0825)。

  賴.熊在外租屋的同時也藉助網路,長期對中友百貨公司的櫃位作遠程監視與監聽,他們的目標鎖定在櫃位的當日現金流。

  這事已經行之多年,至今持續中......

  中友對外宣稱熊建忠已經離職,其實他是配合賴佳燕,一直暗中在執行此事。

                或許有人要問賴、熊兩位主管為什麼要這麼做?

其實那是因為中友百貨公司有很多<私有櫃>的關係。

                什麼是中友百貨公司的<私有櫃>呢?

請轉至<短文><被偷窺.竊聽.騷擾.跟監的始末>。

                在此所揭露有關中友百貨公司賴、熊兩位主管不法行為的事的法律責任,都由作者承擔,與寫作平臺無關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