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2015全國中學生讀書心得比賽特優--解構死亡】

      解構死亡這本書其實很難看,真的(我多希望這樣子就交件)

      唉,正文:

      去年二月冬末,雨水潤了滿屏窗框外的水泥線條,驚蟄尚未,卻頗有震蟲出走的架勢。我埋首案前,那時正研究生死學術的探討,雖說生死學,卻有大半著墨在帶有禁忌色彩的死亡議題,以醫學解析其定義,從而衍伸到更深層面的「生命」之普世價值等等。如此哲學與科學錯綜複雜的世紀大辯論伴隨著我摩娑書頁,越顯焦躁的聲響,在大腦裡炸了一堆一堆的專有名詞及概念假設,沒有五彩繽紛,只餘眼花撩亂。空氣是悶熱潮濕的,靠著椅背的布料由淺轉深,汗涔涔然如瀑直下,最終如繃緊的弦、拉乏的彈簧,超越了某個程度的負荷上線之後,頹然傾瀉一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惆悵。

      那種無力感深刻如斯,我癱在椅上,雙眼直勾勾的看著天花板,除了懷疑抽象事物存在的意義,默默想著為何要以如此空泛的描繪來豐富人類貧乏的精神層次之外,更感到一絲冰寒的不耐:為甚麼我要以如此稚嫩的年紀,去面對這樣進乎殘酷的真實?人們對於未知敬而遠之,是本能的逃避,思想保守的華夏民族尤為箇中翹楚。正所謂「未知生,焉知死」,對於研究生命意義能否幫助我克服死亡的恐懼,我仍抱持遠觀。末約一周後,我再訪圖書館,想找個新切點重整暫且擱置的議題。

      與「解構死亡」相遇,是一場邂逅也是一線契機。他的厚薄恰好,主旨清晰明確,由黃、綠、黑三大色塊拼成一紙簡潔俐落,深紅得有些觸目驚心的四個大字鈐在正中,副標是黑底黃字四大議題探討,也正是那帶著熟悉感的一行清淺,讓我幾不可見的顫了一下,將目光漸漸凝於「自殺」二字上,倒也不是我有這方面的意願,而是我一直以來都百思不得其解的,自殺者的心理,而又為甚麼,在這個輿論撻伐煙塵喧囂的大環境中,有一股不辨清濁之流逆行而上,闡述自殺這件事的道德合理化?這與我的認知幾乎是悖論,全盤推翻我的既定印象,也挑戰社會價值觀,對此,我的好奇心被完全挑起。

      就我過往認知而論,生命是一切的基礎,無論是否關乎宗教神學,它都是極其重要的,但這背後的核心,即「生命神聖」理論。諸多參考資料上定義的死亡名目甚多,而有一種稱之為「新皮層判準」的檢測方式,馬友及威克勒皆為其擁護者,他的特殊之處在於,以其方式所判定的「死亡」喪失思考及意識,但有時卻猶能持續呼吸心跳,憑藉醫療設施維持生理機能,這有別於一般意義上我們所了解的死亡。也就是說,假如我們將這樣子的情況稱之為「死亡」,那麼就同於挑戰了生命神聖,並且,如書中所述:「理解到有些生命不值得(以行屍走肉的方式)活著。」而當這種說法成立,意即我換了一個思考模式之後,自殺者的生命值得與否,似乎就有了些空間可議。

      這個死亡判準的概念無異為建構在另一個對生命意義的認知上,有些時候,我們會把「死亡」用來描摹一些失去了生活動力、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的人身上,而這個想法闡釋了我們覺得「他是死的」因為他「不是活的」當中,「活」的定義,有部分人認為,失去意識、說話及社交能力等高級功能者即為死亡,而這些功能位於大腦新皮層或上腦部。而當將此心理套到部分自殺者的行為上,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假設成立。

      價值觀影響制度,反之亦然,制度建構於環境,我們的所思所想皆為環境孕育與自身激盪的結果。我肯定著部分將自殺解讀為超脫與救世的心理模式,畢竟思考面現不一,結論也就不一,一如我們自古以來重複發生的歷史,輪迴百轉,總有些人忒奇葩,想到庸庸碌碌芸芸眾生想不到的精神層次,在某些命運齒輪的巧妙的運轉下,甚至蔚為一家之言,讓部分人得到抽象的寧靜,武士道的殉葬即為一例;我亦不認為,所有的自殺都是怯懦的表現。綜上所述,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環境,環境的定義十分廣泛,大抵還是離不開責任、義務、教育及社會連繫,而這些外物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型塑了我們對於生死的概念。誠然,對於某些認為「活著了無意義」的人,我還是抱著不同心態的,我認為,活著本身就是意義所在。

      前些日子故書又翻,走出正廳時和母上打了照面,她只淡淡瞥了書封一眼,一瞬間表情就生動起來了,劈頭就是一頓思想教育,我只能暗咐封建遺風,轉念又不禁赧然,當初接觸這類哲學時,也是看著看著一肚子窩火,只覺得不只禮教會吃人,哲學也不遑多讓啊!現下想來,或許這本書正是能讓我漸漸踏入哲學的第一本書,我在字裡行間找到了面對新知的方法──將自己歸零。從一片空白,一份虛無開始,客觀、理性的分析,將之內化後,在反思文化層面的相互消長,並想辦法找出自己解讀的模式,最重要的是,凡事沒有定論,哲學尤是。

      文明發展的演進中,物質需求解決才昇華至精神內涵,所代表的是教育的成熟與社會的安穩。生與死自古即為重要的生命禮俗,而隨著科技發展流變,其包含的問題涵蓋又是上升到不一樣的層次。東方人有兩大諱,諱性諱死,卻非物質或教育的停滯造成,而是我們通常「盡在不言中」,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也,有很多東西遵循經驗法則,此二者如是。西方條理式的邏輯層層分明,佐以現代觀點,別開生面。兩者沒有優缺,環境使然。生死乃人生一大課題,死猶為要,畢竟它代表著你賦予「生」的價值,探索它、釐清它便是在蛻變自己的人格──為何而活?又如何活?更甚者,是一種社會驅動力,去解構死亡、自殺、安樂死乃至死刑,培養對於這些敏感議題的中心思想,這件事是有其必要性的,因為──制度影響價值觀,價值觀影響制度。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1)


錯字君又回來了~

一行淺 不清濁之流 
2015-06-21 15:26 透過電腦版 回應
妹紙妳太專業勒= ̄ω ̄=
萌哭我惹 謝謝提點 是說我突然發現丟上來的好像是初稿 不是正式投的(囧)
2015-06-25 23: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