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四季的氣味(社會組)-秋天魚香」

      音樂家韋瓦第鉅作《四季》協奏曲,是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在樂章鋪陳上生動、忠實的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輪轉,聆聽樂曲,彷彿四季風景歷歷在目,景的呈現,勾勒出對於四季的記憶,也觸動對故鄉的懷念滋味,秋天就是這樣擾人,搭載離人的「愁」與「歸」,輕柔的風,大地是一片金黃,農家的豐收,意喻著冬年的團圓更有喜氣。不過,在我的故鄉,秋天沒有豐盈的黃金稻田,風也開始吹的嘎嘎作響。「藍」,故鄉在秋收的季節是一片蔚藍,一年四季的豐收仍是「藍」,那是我的故鄉「澎湖-望安」。

        故鄉最美的季節是秋天,秋風有大海的鹹香滋味,也最能挑動遊子的味蕾神經,秋天有種滋味叫我無法忘卻,我時常警惕自己不能遺忘了那味道,不然就會與故鄉失了根。

        食物的味道與記憶密不可分,有種味道催促你尋香而來,尋香之路,伴隨著遊舊城、訪老友,證明了老味道最能觸動人心。那令我回味再三的迷人滋味就是「臭肚魚」魚乾,製作魚乾的過程不算繁複,但鮮魚的質量、製作經驗與氣候卻是美味關鍵所在,這是母親的經驗之談,她說道:新鮮魚貨,惟有在清晨或黃昏收穫的漁人,將活跳的魚攤在碼頭上吆喝叫賣,才是最新鮮的,過了夏天,初秋的魚,特別肥美,買回家後,以利刃劃破魚背,將其剖開至魚腹,也惟有對於魚身肌理充分掌握的老廚,方能剖的恰到好處,不浪費一絲魚肉,鹽漬過程中,必須將切剖後的魚身塗灑上一層薄鹽,讓水分脫乾,鹽的份量,太多過鹹,少則易腐,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正好能吊出魚肉天然的香甜口感,不必多說,這需要經驗,惟有歷經失敗後才知道鹽灑手勁的輕重程度,鹽漬一段時間後,時間要多久,沒人能告訴你,不過媽媽似乎胸有成竹,一點也不擔心,「行」,當媽媽說出這句話,代表完成鹽漬階段,而後,將每條魚拿起抖落多餘的鹽,嘴裡並念念有詞說:「這些鹽將作為下次的材料,不能浪費」,再將魚身過水即可,接著拿條細繩,穿過魚身,一尾、一尾的串起,然後掛晾於竹竿上,藉著晨後與午後的嬌陽曝曬,將魚身多餘的水分蒸發,這有別於日式一夜干的作法是以風乾為原則,但不變的是必須時常以手的觸感去感覺魚身軟硬的變化,說者易,做者難,細心掌握日曬時間是關鍵所在,曬的太久,魚身過柴,日照不足,魚肉發腥,媽媽以老師傅姿態,驕傲的說:「除了日曬時間、溫度以外,風向與濕度才是關鍵所在,秋天的風,稍有涼意,加上魚肉肥沃,天時、地利相互協調,美味的魚乾儼然成形。」

        每當看到漁家在自家庭前曬著魚乾,就想到製作魚乾的場景,那一幕幕總是能讓我憶起兒時捉條板凳蹲坐庭前,看著媽媽的手不停的忙著操作工序,鄰人的圍座,或多或少的協助,手裡一邊忙著,嘴也沒得閒,說長道短的,是鄉下漁村人際關係的脈絡,緊密連結成關心的網。

        看著吊掛於日照下的魚乾,閃閃的透出油亮,我知道秋天最適合豐收了,除了稻穗、魚貨,更有滿滿的溫馨記憶,而總結漁村的智慧,也時常告誡我:「珍饈佳餚、粗食淡飯,一日不過三餐。」秋天,也是知足的季節。

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