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關於進入職場

恭喜書友   LiawSD   碩士畢業,即將進入職場了,承蒙他的信賴,居然問起我初入職的相關事項,特別是薪資和軟體產業的狀況,老實說,我惶恐極了,雖然我搞起了一家線上遊戲公司,也帶領著團隊做了幾個產品,但結果並不成功,只是徒然老了年華而已,但   LiawSD   可是我的老朋友,他要入職,我這個過來人當然是要盡可能提供我所知道的「眉角」,所以我很慎重地問了我老婆,因為我老婆是   LiawSD   的系友,她對這方面可比我熟多了。

先從大方向來分析吧!首先要注意到的就是產業狀況。

老實說,台灣現在的產業狀況並不好,這並不稀奇,除非我們有本事衝上產業的浪頭,在產業興起之前就做好準備,不然每個產業都很容易受到內外部的競爭夾擊,內部因素是華人的一窩蜂心態,聞到錢味就一窩蜂擠上去,敗壞品質削價競爭無所不為,很快的產業行情就被打壞了。外部因素是大陸,大陸的人多菁英也多,資本和市場規模都很大,掌握到關鍵技術之後很容易就衝起來,沒幾年就壓縮了我們這些努力拼命的人,沒辦法,人家拼的是資本和市場,我們只有老命一條而已,這怎麼鬥啊?

所以要投入產業之前,先評估一下各種產業的前景和受到的威脅,大致瞭解一下,可以在選擇公司的時候作參考,當然,如果能找到大公司,那麻煩就會小一點了,只是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處跟麻煩,選了就必須去承受或規避。

弄清楚要加入的產業之後,其實就表示確定了自己要切入的關鍵技術,不管現在有沒有掌握都沒關係,因為軟體業的學習任務很重,往往在接到任務後才去學習整套新的知識和程式,接收別人的半成品也是經常有的,所以程式人員沒有懶惰的權力,只能拼命的看程式K規格,這就是程式人員的宿命。不過這對新入職的朋友來說也算正常,學校跟實際產業畢竟是有差距的,所以別怕你不會,不會才是正常的。

確定了即將學習的技術後,接下來就是挑選公司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問題,我年輕時曾經搞錯過,雖然後來走入歧途,自己亂搞了起來,但如果依照當時我的愚蠢想法,我現在八成死定了,大概只能爆肝操到死,而且還不會有回報。

挑選公司最重要的法門就是「進入上升公司,別去下降公司」,什麼是上升公司呢?就是公司正在向上成長,有新的部門、新的職務、新的開發方向、新的市場等等,這些冒險能讓你認同,覺得這家公司未來充滿希望,這樣的公司或許現在不太賺錢,但就是一個可以加入的公司。

下降公司就是公司的發展已經遲緩,找不出新的利基,沒有發展規劃,甚至開始逐年虧損,這樣的公司沒有發展性,就算開出很好的條件,我們也必須考慮考慮,就算這公司大得不得了,也只是一頭垂死的駱駝,或許適合養老,但不適合年輕人。

年輕人就是要賭上未來的,別想著安穩的工作,越是菁英人才越要接受挑戰,到處去尋找新的機運、新的挑戰和新的職位,我們每個人雖然力量微小,但只要能依附到一家有前景的公司,我們或許就能「附驥尾以行千里」,公司的發展會引領我們的方向,帶我們前往更好的未來,所以要挑選好的上升公司,就算吃點苦也無所謂。

為什麼吃苦無所謂呢?

這不是老鳥欺負菜鳥的藉口,而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當我們三十歲以下,意氣風發身體強健,什麼苦都不當一回事,熬夜加班喝酒應酬都不會爆肝,但到了四十歲就會開始感受到衰老,一晚沒睡好就能迷上一天,時不時小心肝就要爆出來給你看,反應力減退甚至連思想都會開始固化,但是我們還要依靠年輕時奮鬥的成果工作直到六十歲退休,所以年輕人該在三十五歲前盡量吃苦,盡量提升自己在公司的位階,把自己轉變成領導者或中堅管理職,從基層的勞力轉換到管理的勞心,這個轉變最遲必須在四十歲前完成,不然就可能發生「做不動」的情形,被公司淘汰或被後浪推到沙灘上都不奇怪,到時只能去賣雞排了(賣雞排其實是個好工作)。

在上升公司工作,每天都在探索創造,經常可以得到新的刺激,每個發現都能得到讚賞,而且可能很快就得到晉升(雖然只管著小貓兩三隻)。而在下降公司工作,除了一大堆成天沒事幹找麻煩的婆婆之外,公司只要一賠錢就要裁員減薪,一段時間就來一次組織重造,開批鬥大會還是小事,萬一整個部門被裁掉,被調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就只好被逼著「自願離職」了,這些麻煩都不算麻煩,最糟糕的是升職要排資歷,也不知要排多久才能輪到,到時小年輕都成了老頭子了,萬一排不上,那後半輩子怎麼辦呢?

選好了方向,選好了公司,就要主動出擊去應徵工作,各種人力銀行固然要上,但主動打電話去各目標公司的人力部門哈拉也是一個好辦法,每個公司都缺乏主動積極的人才,他們不一定大張旗鼓的找人,但絕不會放過聰明大膽敢衝肯幹的人才,那些掛在人力銀行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的公司不一定真要找人,那可能只是一種「廣告」,增加公司的存在感而已,搞不好他們自己都不重視。

所以瞄準了公司之後,不管他們有沒有徵才,都可以聯絡看看,沒徵才的可以去拜訪,有徵才的也可以投履歷(投了還是可以去拜訪),到各目標公司走走,看看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看看公司內外的人長什麼樣,對應我們的態度如何,辦公地點、廠房設施、進出管制等等這些舉目所及的東西都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發展度和管制力,那代表一個公司的管理力道有沒有下達到各個角落,有時甚至連公司門口的一棵枯樹或是廁所地面的衛生紙都可以看出公司的人心向背,就算什麼都看不出來也可以增廣見聞,至少有了比較的基準,付出的代價只是半天假期和一點車費而已,這投資絕對值得。

當然,出發去拜訪之前要做好準備,基本的簡歷和學經歷證件等是要有的,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要問的問題和期望得到的答案,別太擔心別人會問什麼,既然已經鎖定了專業,大致上應該能哈拉幾句,沒人會期望一個新鮮人是考不倒的萬事通,新人不懂是正常,更何況大部分人家會問的問題多半牽涉到產品方向,如果你的答案切中要害,人家說不定就要你立刻上班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所以答對答錯都不重要,對了你就上,錯了你是新人可以學,回答問題的重點是邏輯清晰有問必答,而且必須誠實回答,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會也要說點自己的猜測和看法,不懂裝懂最麻煩,因為主管最怕用到這種人。交代任務的時候說都懂了,執行起來卻偏了,這是最糟糕的狀況,所以別給面試官壞印象,不懂就猜,推測的就明說,原本也沒人期望求職者什麼都懂。

回答了對方的問題,接下來就要想想自己該問什麼,一些比較普通的問題例如薪資、職務、工作地點當然是要問的,但這些東西變動很大,問了也沒什麼意義,大概只能滿足好奇心,這些東西為什麼會變動呢?

薪資跟公司文化有關,新人的談判空間不大,所以建議一開始先求有機會表現和學習,而不要太在意薪資,當有機會跳槽時再來要求薪資,那時我們有經驗了,說不定建立了自己的專業和人脈,也帶著前公司的某些光環,談起價來就比較有空間,新人什麼都沒有,要求太多反而給人貪心不足的印象,這不算什麼,是人都貪,但在這時候貪只能顯示自己的無腦,倒不如改而爭取其它可能的資源,例如受訓、工作項目、試用期(聽說現在沒有了,但其實有會比較好,至少期滿可以跟主管討論加薪)等等。

新人的薪資只要不太離譜,而且職務也有足夠的發展機會,還是別太計較的好,平心而論,如果有個新人只拿22K,而他卻能影響公司五百萬的收益,這個新人做熟了之後跟公司要求40K,如果公司還打算唬弄他,這種沒智商的公司還是趁早離開的好,讓他去找另一個22K來毀掉這筆收益,他一定會痛得很爽吧。想得更惡毒一點的話,熟手帶著這筆收益離開,其他公司難道不肯開40K收他嗎?你仁我義,你不仁我不義,大家都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有什麼好說的呢?

至於職務跟工作地點就更別談了,職務隨時可能變動,如果公司需要派駐人員到其他地方(例如大陸,對年輕人來說不見得是壞事),去還是不去呢?這些可不是入職時就能知道的,這種問題問了也是白問。

如果不問這些問題,那該問些什麼?要問什麼就要看我們想知道什麼,例如我想知道公司體質,我就會問問公司福利,什麼三節獎金之類的就別問了,正常公司都會有,而且也沒多少錢,可以問問去年或今年的員工旅遊去哪裡玩,問問去年年終大概發幾個月,問問公司目前大約的人數,問問目標部門大約的人數,問問主管的資歷和學歷等。

公司經營方向和產品方向或許需要保密,但員工旅遊去哪裡需要保密嗎?墾丁還是普吉島有差吧!如果是日本東京北海道感覺更好吧?如果是歐美旅遊線更酷吧!要是紐澳十日遊那還有什麼好考慮的呢?其實員工旅遊代表公司對員工福利投入的資金,越賺錢的公司在這方面就比較寬鬆,也表示公司的體質和制度,至於年終獎金的月數更是重要,不只具有代表性意義,而且還影響入職後的收入,一年多個幾個月獎金可是差很多的。

其它可以問的問題很多,有些打聽情報,有些展現姿態,打聽情報主要是弄懂公司的狀況,以決定是否爭取這個職務,展現姿態是吸引面試官的眼光,好使他決定進用自己,例如詢問就職時需要具備的知識,既可以展現出自己旺盛的企圖心和求知慾,也展現對這個工作的渴望,這種態度通常會讓面試官很欣賞。

總之,求職時要保持戰鬥狀態,行前的情報收集不可少,面試時要關注的重點最好先想好列出來,交談時隨時可以增減,爭取和放棄的依據最好當時就能列出,如果能事先做好一個表格那就更好了,不要怕把這張表格秀給面試官看,這張表格可以證明你絕佳的規劃力和充分的思考和準備,比什麼學歷證件都還有具有壓迫力。

工作挑人,人也挑工作,公司挑人,人也挑公司,公司與員工是一種互利的合作關係,給予工作並不是一種恩賜,薪水也不該是唯一要求的回報,薪水只是支持員工生活無虞的基本條件而已,公司給予員工的應該是未來,是一種隨著年齡和閱歷而成長的能力,一種越來越強化的提升,使員工在盡心盡力為公司服務之餘,還可以得到自身的成長,以便他在未來年華老去後,還能保有生活、進步、成功的能力,而不是中年失業後的無依無靠。

要找工作之前,先弄清楚我們要什麼,不是那幾K薪水的差異,而是一個寬廣的未來,如果真的有未來,是不是22K很重要嗎?真的有能力的人,22K綁得住他們嗎?

最後回答   LiawSD   的問題:

1.   薪資行情:

28K到40K都有可能,但別太在意,交大資工碩士這面金字招牌硬得很,如果你有信心,找到好工作後做熟了再用力談,談崩了就走人,別浪費時間,雖然我個人不欣賞靠跳槽調薪這招,但這招真的很多人用,而且也很有效。不過要小心,學歷只是敲門磚,敲過兩三次後就沒價值了,之後要靠的是做出來的成績,而不是考出來的成績,所以要靠跳槽來調薪也得做出成績才行。

此外個人囑咐一句,看了我的書也知道我個人有莫名其妙的強烈道德觀,我很反對帶槍投靠,把雇主的客戶搬到自己名下帶走,這種事有違我的道德,但有些人會這樣做,除非原雇主真是做人失敗,弄到雙方苦大仇深,否則這種事幹不得,台灣的產業圈很小,抬頭不見低頭見,除非未來有本事壓到對方抬不起頭來,否則壞事少做,大家好聚好散留幾分情面。

2.   台灣的軟體產業狀況

老實說,在台灣還能要求好到什麼程度?我們被要求一個打十個,甚至一個對付一百個,舉個例子,我在台灣帶的開發團隊大概三十人左右,人家大陸公司的開發團隊動輒上百人甚至數百人,人家當然做得比我們快又好,這就是現實。

我老婆幫你找了台灣除了遊戲公司之外的軟體公司,你可以參考

一些台灣的軟體或系統公司

http://www.evilbotto.org/jsliu/jsliu/www.jsliu.com/DOC/twsoft.htm

她也幫你找了一份寫得很中肯的產業分析,可以參考

軟體產業的十字路口

http://chunlinhsu.pixnet.net/blog/post/89581753-%E8%BB%9F%E9%AB%94%E7%94%A2%E6%A5%AD%E7%9A%84%E5%8D%81%E5%AD%97%E8%B7%AF%E5%8F%A3

以上資料都是   google   可以找到的,你有心的話可以找更多,最近鴻海在搞軟體園區,Apple   也在台灣找人,我不瞭解詳細的狀況,但聽起來或許是機會,之前有些朋友加入   HTC   做軟體開發,可惜   HTC   最近在走下坡,下降公司我們還是閃遠一點,等它回升了再考慮,如果你有本事,在學校做的專業也有轉成商品的機會,說不定可以自己搞,但那就又是另一條路了。

我就先幫到入職前的部分,其它的如果還需要,就等找到工作後再討論,那些狀況很多變,說起來絕對比寫小說還扯,關於職場上的黑暗,你或許可以參考一下最近很熱門的日劇「半澤直樹」,那個可比聽我胡扯有趣多了。

加油!身為交大的校友,我對你很有信心!

(唉呀!犧牲寶貴的打字時間來寫這種文字,LiawSD!我很夠意思吧!但是下週的貼文還缺一章呢!哇~~~)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