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功能「收藏作家」上線啦!
HOT 閃亮星─肆夕耽美稿件大募集

形是鶯歌瓷瓶,神是浮生暫寄

當新北市仍稱為臺北縣時,某天跟著同學搭火車去逛鶯歌鎮。   

      主要道路的兩側老街屋全改成整丬的透明落地玻璃,老師傅和二代目或者不知交傳幾世的手藝攪和出白瓷裏七彩融合化派,有的延續宗家氣度數代,自見少小熟習的威武派頭作功,暗沉間手揉一抹鎏金射人眼目,每家戶都有幾尊專屬在店內驕奢的新貴或行家嬌客。   

      全無彩工的原色馬克杯,一隻二十元,是主人家意思意思拎著他們出來見見天光,或者收容外三路海外代工品,暫時被收養至鶯歌土生土長家生子中攬人注視,一大批馬克杯一塊兒放在瓦愣紙箱內,權充店內的那幾尊大型的下手護院,好似教外人自行判斷何謂藝業高低,那些略次土樣的甚至淪落街頭旁,背插紙板“三隻五十元”,他們風吹沙撲,垢面烏眉;她們也日懶倦粧素顏見客。   

      或許碰到了好人家,能調養出看不出的將來,端看來客隨心造化,街邊的老店屋焚著香煙嫋嫋,擺著胚子供人揀秀女一樣,捧出一套簡單筆硯,也替遊人調好單一淡青色,可寫字筆畫,每個一百,入火窯燒再收一百,   但得等待整批滿額再一起送進高溫燒過,日後再取。小小的瓶身水裏調,火裏煉,過了一星期,同學好意替我又跑了一趟鶯歌鎮,拿在手上,其實像古代藥鋪的丸瓶多些,拔去上頭的木塞,換上紅巾塞緊,免走了藥氣,隨時變成居家旅行良藥。至於寫得不好,糟蹋旁人勞頓,更莫名寫下臨意的蘇軾一短闕“依約是湘靈”下去,小丸瓶會不會跟著同窯命運的瓷瓶怨命、怨攤了壞主子,隨時在深夜飲泣。   

      不多久被慣性失手打破,卻也從沒再訪鶯歌,好些年聽見鶯歌陶藝博物館,卻僅能畫餅充饑,今日用一台微真空管擴大機伴著號稱“青花瓷”的播音器。高音爆炸,低音不低,重音不沉。   

      形是神滅,聊勝於寂靜無聲。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